【桐音别馆】(奸坛转来的) 浅谈京剧和歌剧
我对这两样都不甚了了,不过感觉作者说的有道理,转贴过来,希望听听行家的意见
×××××××
作者: 吾丁 浅谈京剧和歌剧 11/1/2003 08:56 [Click:178]
浅谈不是谦虚。我只是个音乐爱好者,没有受过任何音乐方面的专门训练,虽然喜欢听古典音乐,也喜欢中国的戏剧,但是不懂音乐理论,所以也只能浅谈。浅谈之外,还要强调的是漫谈,没有顺序,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也是因为没有系统理论所致。
很明显,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般的看法是:中国的古典文学是一流的,但是音乐成就却乏善可陈。我也曾经赞同这样的说法,中国人的文化成就中,音乐是以很独特的形式存在的,因为在技术方面的某种欠缺,使得音乐的发展和承传受到阻碍,因而没有出现欧洲那样辉煌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是我们仍然不能说,中国完全没有音乐。如果戏剧不能被完全排除在音乐范畴之外的话,则我们也可以说,中国人在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京剧和歌剧,是中国和欧洲各自文化背景的产物。因为文化价值的不同,也造就了不同的音乐形式。京剧和其他的戏剧,明显地把民间故事抽象化和舞台化,实实在在做到了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单说戏剧的脸谱和服装,美轮美奂,令人目不暇接。而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没人打扮成李逵的花脸上街,也没人戴着穆桂英的头冠去赴宴。舞台就是舞台,每一个作品都是观众熟悉的题材,但是表现形式又高于生活。而西洋歌剧,则是另一种表现形式。它的舞台和服装,都是很写实的,从舞台背景到演员的服饰,都是生活化的。画家就是画家的装束,花园就是花园的样子。这种区别,是否源自中国古典美学和欧洲古典美学的价值取向的区别?他日还要请教方家。
京剧的舞台,背景往往十分简洁,戏剧的主题,全靠演员以“唱念做打”来表达。俗话说“说书的一张嘴,唱戏的两条腿”,说的就是这些艺术形式的特点。说书的一开口就是“一晃,30年过去了”——30年岂是那么容易给你“晃”过去的?唱戏的,在舞台上一溜小碎步走一圈,“从京城来在西凉地界”,好家伙,一圈小碎步,好几千里地就出去了。京剧的舞台,没有门窗楼梯之类的布景,但是演员要靠形体语言来表达“开关门窗”,“上下楼梯‘等动作。歌剧,则往往都是“真家伙”,门窗楼梯自然不在话下,布景更是讲究根据剧情来极力铺陈。
京剧有韵白,歌剧则是从头唱到尾,道白很少,连“请进来”,“您吃饭了吗”之类的家常对话都是唱出来的。韵白的好处,在于调谐舞台的气氛,也让演员喘口气。真正在舞台上混“油”了的艺术家,甚至有时候藉韵白调侃一下,博得听众一笑。记得有一出戏,两位演员的台词是:
“看坐。”
“小人不敢。”
“看坐。”
“小人不敢。”
这时,演大人的突然把髯口一撩,用北京大白话说道:“让你坐你就坐吧,挨这儿瞎客气什么呀!”博得满堂大笑。
京剧和歌剧,最一致的一点就是唱功。在这一点上,任何人都不能轻视京剧的成就。谁不信,你给我来一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我就服你。往前推个几百年,扩音设备还没有问世,都得靠演员自己的肉嗓子叫人,靠的是真功夫。“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想骗人也没那么容易——听戏的也都是老油条,你想骗他,不把你从台上哄下去才怪呢。当年唱戏的和听戏的都相对淳朴一些,不像现在的“歌手”,直眉瞪眼地在台上玩对口形的游戏。
拿发音来说,裘老板的“脑后摘音”和帕伐洛蒂的“头腔共鸣”是异曲同工,说白了就是:高音是从脑门儿里出来的。据说当年帕瓦洛蒂听了裘老板的录音以后,表示他完全明白裘老板的发音技巧。歌剧的唱功分工更细致,男女声都分高音,次高音,中音,男声还有低音。女高音进一步分为戏曲高音和花腔高音。每一种风格都不一样,发音的技巧也不同。也正因为此,我个人的感觉是,歌剧的唱段比京剧容易学唱,因为,高音唱不上去,你可以试试中音,而每一出歌剧,都是声部齐全的,如果有兴趣的话,你总可以找到你可以唱得上去的一段。我本人,如果状态好的话,可以几乎完整地唱《爱的甘醇》里的咏叹调《偷洒一滴泪》,以及《唐乔万尼》里的男女声二重唱《到那边握住你的手》。
京剧则不行。京剧不是依声音分,而是以角色分。黑头就是黑头的唱法,小生有小生的唱法,花旦则是花旦的唱法。但是,本人的体验是,京剧没有中音。不论角色,调门都很高。包龙图你唱不来,诸葛亮你同样唱不了,不信你就试试。因为声音都很高。最主要的是:不是科班“磕”出来的,唱起来味道不对。黑头虽然瓮声瓮气但是气冲霄汉,老生沉稳自在,但是你要字正腔圆。难!
京剧里除了唱以外,念,做,打也都是重要的训练,京剧里有“武生”,以令人眼花缭乱的舞台动作取胜,好像歌剧里没有这样的角色。
京剧和歌剧的“角儿”都是社会名人,这也是一致的。帕伐洛蒂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他的唱片的销量总保持在前几名。而在以前的中国,大腕儿也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戏迷,这个特殊的人群的出现和存在,就是戏剧名角的社会效应。金少山,梨园排行第三,人称金三爷。当年,戏迷们以探听金三爷的行踪为乐,从一大早开始就趴在金三爷的门口探听三爷的动向。“三爷起来了!”“三爷漱口了!”“三爷抽烟啦!”一传十十传百,就像鸡毛信那样,把三爷的一举一动传遍京城。其“追星”之执著,另今日的追星族们黯然失色。
京剧的另一个特点也是歌剧所不具备的。那就是,京剧的情节和它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久而久之已经变成了老百姓的道德取向和生活指针。薛仁贵,王宝钏,陈世美,秦香莲,李逵,包公,等等,在老百姓心中都成为带有强烈的价值暗示的存在,自然而然地成为大家价值取舍的重要参照。正直还是虚伪,勇敢还是怯懦,忠贞还是背信弃义等等,都让大众从中得到暗示甚至教诲。恋爱的女孩子都不愿意碰到陈世美;而社会不公正愈演愈烈时,又会出现对包公再世的盼望,等等。这时的京剧,又仿佛从舞台上走下来,与大众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了。歌剧是否有这种社会作用,有待考察。但是根据感觉,好像西方国家的人,更重视理性思考,艺术的表现只是艺术,舞台的角色,对于大众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应该不是很大。
但是,从纯音乐来看,具体到京剧和歌剧来说,歌剧有一个巨大的长处是京剧无法比拟的。那就是作曲家以及曲目的形态之多样化。
京剧的戏迷,可以对每一出戏倒背如流,所谓“谁的赵云我都听过”可能不是虚言,但是你如果问他《长坂坡》是谁写的?他就不知道了。这是京剧和歌剧的最大区别。京剧的形成,有待考察;京剧的流传,则主要是师徒相传,其方式则是言传身教,理论很少。京剧的曲目没有作曲家或作者,任何的曲目,都是在一套固定的唱法之下,用不同的唱词表达出来。这些类似的唱法就是诸如西皮,二黄,流水,倒板之类的固定形式。该唱西皮流水了,大家都知道怎么唱,该唱二黄散板了,大家也知道怎么伴奏。除了固定的唱法以外,还有流派。马派,谭派,梅派,裘派等等,风格各异,但是说到底,仍然没有作曲家的名字。
歌剧则不是这样的。首先,歌剧是由作曲家创作出来的,歌剧之存在,第一印象不是因为歌唱家,而是因为作曲家。帕瓦洛蒂的名字被遗忘以后,普契尼,威尔蒂等名字仍然永远流传。其次,歌剧的咏叹调都是千差万别,决然没有雷同。这一点,在我看来,是歌剧优于京剧的因素。“参差多态的美”,在歌剧里边更多一些。
与之相关联的就是乐队伴奏。京剧的伴奏显然太简单了。它所坚持的仍然是抽象化的表现方式,用尽量少的形式表达尽量多的内容。殊不知,有时候形式和内容很难截然分开,音乐尤其如此。伴奏和演唱融为一体,伴奏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我始终认为,一个庞大的,层次齐全的乐队,对于表现整个作品的主题来说,肯定优于一个简单的乐队。
另一个音乐的技术问题,就是记谱的问题。傅雷先生给傅聪的家书中提到了这个问题。并认为,中国自古以来缺乏记谱方法,是中国音乐没有那么高成就的重要原因。我对此深表赞同。须知,宋词里边的蝶恋花,水调歌头等等,都是曲牌名称,原本都是用来唱的。但是今天我们却不知道该怎么唱,为什么?因为没人给我们把乐谱记录下来。
京剧和歌剧,虽然各有千秋,都对我满含吸引力。
浅谈加漫谈,到此告一段落。不周之处,祈请方家指正。
2003.11.1
×××××××
作者: 吾丁 浅谈京剧和歌剧 11/1/2003 08:56 [Click:178]
浅谈不是谦虚。我只是个音乐爱好者,没有受过任何音乐方面的专门训练,虽然喜欢听古典音乐,也喜欢中国的戏剧,但是不懂音乐理论,所以也只能浅谈。浅谈之外,还要强调的是漫谈,没有顺序,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也是因为没有系统理论所致。
很明显,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般的看法是:中国的古典文学是一流的,但是音乐成就却乏善可陈。我也曾经赞同这样的说法,中国人的文化成就中,音乐是以很独特的形式存在的,因为在技术方面的某种欠缺,使得音乐的发展和承传受到阻碍,因而没有出现欧洲那样辉煌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是我们仍然不能说,中国完全没有音乐。如果戏剧不能被完全排除在音乐范畴之外的话,则我们也可以说,中国人在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京剧和歌剧,是中国和欧洲各自文化背景的产物。因为文化价值的不同,也造就了不同的音乐形式。京剧和其他的戏剧,明显地把民间故事抽象化和舞台化,实实在在做到了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单说戏剧的脸谱和服装,美轮美奂,令人目不暇接。而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没人打扮成李逵的花脸上街,也没人戴着穆桂英的头冠去赴宴。舞台就是舞台,每一个作品都是观众熟悉的题材,但是表现形式又高于生活。而西洋歌剧,则是另一种表现形式。它的舞台和服装,都是很写实的,从舞台背景到演员的服饰,都是生活化的。画家就是画家的装束,花园就是花园的样子。这种区别,是否源自中国古典美学和欧洲古典美学的价值取向的区别?他日还要请教方家。
京剧的舞台,背景往往十分简洁,戏剧的主题,全靠演员以“唱念做打”来表达。俗话说“说书的一张嘴,唱戏的两条腿”,说的就是这些艺术形式的特点。说书的一开口就是“一晃,30年过去了”——30年岂是那么容易给你“晃”过去的?唱戏的,在舞台上一溜小碎步走一圈,“从京城来在西凉地界”,好家伙,一圈小碎步,好几千里地就出去了。京剧的舞台,没有门窗楼梯之类的布景,但是演员要靠形体语言来表达“开关门窗”,“上下楼梯‘等动作。歌剧,则往往都是“真家伙”,门窗楼梯自然不在话下,布景更是讲究根据剧情来极力铺陈。
京剧有韵白,歌剧则是从头唱到尾,道白很少,连“请进来”,“您吃饭了吗”之类的家常对话都是唱出来的。韵白的好处,在于调谐舞台的气氛,也让演员喘口气。真正在舞台上混“油”了的艺术家,甚至有时候藉韵白调侃一下,博得听众一笑。记得有一出戏,两位演员的台词是:
“看坐。”
“小人不敢。”
“看坐。”
“小人不敢。”
这时,演大人的突然把髯口一撩,用北京大白话说道:“让你坐你就坐吧,挨这儿瞎客气什么呀!”博得满堂大笑。
京剧和歌剧,最一致的一点就是唱功。在这一点上,任何人都不能轻视京剧的成就。谁不信,你给我来一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我就服你。往前推个几百年,扩音设备还没有问世,都得靠演员自己的肉嗓子叫人,靠的是真功夫。“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想骗人也没那么容易——听戏的也都是老油条,你想骗他,不把你从台上哄下去才怪呢。当年唱戏的和听戏的都相对淳朴一些,不像现在的“歌手”,直眉瞪眼地在台上玩对口形的游戏。
拿发音来说,裘老板的“脑后摘音”和帕伐洛蒂的“头腔共鸣”是异曲同工,说白了就是:高音是从脑门儿里出来的。据说当年帕瓦洛蒂听了裘老板的录音以后,表示他完全明白裘老板的发音技巧。歌剧的唱功分工更细致,男女声都分高音,次高音,中音,男声还有低音。女高音进一步分为戏曲高音和花腔高音。每一种风格都不一样,发音的技巧也不同。也正因为此,我个人的感觉是,歌剧的唱段比京剧容易学唱,因为,高音唱不上去,你可以试试中音,而每一出歌剧,都是声部齐全的,如果有兴趣的话,你总可以找到你可以唱得上去的一段。我本人,如果状态好的话,可以几乎完整地唱《爱的甘醇》里的咏叹调《偷洒一滴泪》,以及《唐乔万尼》里的男女声二重唱《到那边握住你的手》。
京剧则不行。京剧不是依声音分,而是以角色分。黑头就是黑头的唱法,小生有小生的唱法,花旦则是花旦的唱法。但是,本人的体验是,京剧没有中音。不论角色,调门都很高。包龙图你唱不来,诸葛亮你同样唱不了,不信你就试试。因为声音都很高。最主要的是:不是科班“磕”出来的,唱起来味道不对。黑头虽然瓮声瓮气但是气冲霄汉,老生沉稳自在,但是你要字正腔圆。难!
京剧里除了唱以外,念,做,打也都是重要的训练,京剧里有“武生”,以令人眼花缭乱的舞台动作取胜,好像歌剧里没有这样的角色。
京剧和歌剧的“角儿”都是社会名人,这也是一致的。帕伐洛蒂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他的唱片的销量总保持在前几名。而在以前的中国,大腕儿也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戏迷,这个特殊的人群的出现和存在,就是戏剧名角的社会效应。金少山,梨园排行第三,人称金三爷。当年,戏迷们以探听金三爷的行踪为乐,从一大早开始就趴在金三爷的门口探听三爷的动向。“三爷起来了!”“三爷漱口了!”“三爷抽烟啦!”一传十十传百,就像鸡毛信那样,把三爷的一举一动传遍京城。其“追星”之执著,另今日的追星族们黯然失色。
京剧的另一个特点也是歌剧所不具备的。那就是,京剧的情节和它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久而久之已经变成了老百姓的道德取向和生活指针。薛仁贵,王宝钏,陈世美,秦香莲,李逵,包公,等等,在老百姓心中都成为带有强烈的价值暗示的存在,自然而然地成为大家价值取舍的重要参照。正直还是虚伪,勇敢还是怯懦,忠贞还是背信弃义等等,都让大众从中得到暗示甚至教诲。恋爱的女孩子都不愿意碰到陈世美;而社会不公正愈演愈烈时,又会出现对包公再世的盼望,等等。这时的京剧,又仿佛从舞台上走下来,与大众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了。歌剧是否有这种社会作用,有待考察。但是根据感觉,好像西方国家的人,更重视理性思考,艺术的表现只是艺术,舞台的角色,对于大众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应该不是很大。
但是,从纯音乐来看,具体到京剧和歌剧来说,歌剧有一个巨大的长处是京剧无法比拟的。那就是作曲家以及曲目的形态之多样化。
京剧的戏迷,可以对每一出戏倒背如流,所谓“谁的赵云我都听过”可能不是虚言,但是你如果问他《长坂坡》是谁写的?他就不知道了。这是京剧和歌剧的最大区别。京剧的形成,有待考察;京剧的流传,则主要是师徒相传,其方式则是言传身教,理论很少。京剧的曲目没有作曲家或作者,任何的曲目,都是在一套固定的唱法之下,用不同的唱词表达出来。这些类似的唱法就是诸如西皮,二黄,流水,倒板之类的固定形式。该唱西皮流水了,大家都知道怎么唱,该唱二黄散板了,大家也知道怎么伴奏。除了固定的唱法以外,还有流派。马派,谭派,梅派,裘派等等,风格各异,但是说到底,仍然没有作曲家的名字。
歌剧则不是这样的。首先,歌剧是由作曲家创作出来的,歌剧之存在,第一印象不是因为歌唱家,而是因为作曲家。帕瓦洛蒂的名字被遗忘以后,普契尼,威尔蒂等名字仍然永远流传。其次,歌剧的咏叹调都是千差万别,决然没有雷同。这一点,在我看来,是歌剧优于京剧的因素。“参差多态的美”,在歌剧里边更多一些。
与之相关联的就是乐队伴奏。京剧的伴奏显然太简单了。它所坚持的仍然是抽象化的表现方式,用尽量少的形式表达尽量多的内容。殊不知,有时候形式和内容很难截然分开,音乐尤其如此。伴奏和演唱融为一体,伴奏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我始终认为,一个庞大的,层次齐全的乐队,对于表现整个作品的主题来说,肯定优于一个简单的乐队。
另一个音乐的技术问题,就是记谱的问题。傅雷先生给傅聪的家书中提到了这个问题。并认为,中国自古以来缺乏记谱方法,是中国音乐没有那么高成就的重要原因。我对此深表赞同。须知,宋词里边的蝶恋花,水调歌头等等,都是曲牌名称,原本都是用来唱的。但是今天我们却不知道该怎么唱,为什么?因为没人给我们把乐谱记录下来。
京剧和歌剧,虽然各有千秋,都对我满含吸引力。
浅谈加漫谈,到此告一段落。不周之处,祈请方家指正。
200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