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音别馆】谢绝“华山论剑”(z)
作者:袁良骏 转贴自: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4-1-8
去年,某电视台盛情邀请我参加“华山论剑”活动,我以学生“开题报告”在即为由婉言谢绝了。其实,“开题报告”云云只不过是个托词,压根儿我就不支持什么“华山论剑”的活动。
所谓“华山论剑”,本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最后一“折”,也是小说的高潮,应该说是金庸的得意之笔。“得意”在于金庸将“北丐”、“南皇”、“东邪”、“西毒”、“中神通”等几大高手弄到了华山之颠,让他们比武论剑,各献绝活,从而结束全书。就小说艺术而论,构思颇为奇特,气魄也比较大。金庸得以成为“武林至尊”,名满天下,《射雕英雄传》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华山论剑”则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某电视台所以要开展“华山论剑”活动,很显然是要为“金大侠”的武侠小说创作来一番新的炒作,其实就是要把“金庸武侠小说研讨会”开到华山上去。“华山论剑”,美名而已。几年前,我已经谢绝过北京大学举办的“金庸小说研讨会”,这一次,自然也不会改变初衷,跑上华山之颠,为金庸摇旗呐喊。这就是我谢绝“华山论剑”邀请的第一个理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别人爱怎么捧金庸是别人的权利,我管不着,但我自己是不屑一为的。
从报上看,这一次“华山论剑”活动搞得很大,全国很多媒体“协同作战”,竟选出了72位“候选人”。所谓“候选人”即“南皇”、“北丐”、“东邪”、“西毒”、“中神通”的“虚拟者”,比如,某部上尉、某军校博士研究生×××即被选成了“北丐”,“南帝”由《潇湘晨报》选出,“中神通”由《成都商报》选出……如此等等。既然“候选人”有72位之多,可见,参与运作的媒体大概也不会少于此数。既然是一种炒作,规模当然是愈大愈好。然而,当发起者向我发出邀请时,却只说邀几位“拥金派”学者,也邀几位“反金派”学者(在下即“反金派”之一),想不到尚有如此之多的“候选人”!即使邀请几位不同意见的学者到华山去“论剑”,我也认为是小题大做、劳民伤财的。这是我谢绝邀请的第二个理由。
我谢绝邀请的第三个理由是他们也邀请了金庸本人,尽管九年前为写《香港小说史》我曾专程在港岛“金大侠”的豪宅中访问过他,但现在我已经羞于与他为伍了。九年来,他对自己的不遗余力的炒作,他在《金庸武侠小说评点本》问题上的出尔反尔,他说巴金、茅盾、鲁迅等新文学作家都只是抄袭外国的作家而不是中国作家的信口开河……早已使我对他的些须敬意化为乌有。他的“精彩表演”,严重背离了中国正派文人的传统道德,对中国文坛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只要有金庸先生去自我吹嘘,自我炫耀,我是绝不会前去捧场的。
我谢绝邀请的第四个理由是我在2003年9月24日的《中华读书报》上读到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如此“金庸迷”》,作者耿法。文中写道:7月25日下午,金庸在杭州剧院举行演讲会,每张门票188元,金庸只讲了不到半小时,就让“金庸迷”们提问题。提的什么问题呢?文章列举了这样一些:
(1)金庸故乡的党政负责人说已经修复了金庸老宅,“希望金大侠文化搭台,帮助地方发展经济”;
(2)一家公司经理希望和金大侠合作生产“金庸酒”,金大侠已答应洽谈;
(3)一位杭州作家欲成立“金庸影视发展总公司”,请金大侠当董事长;
(4)一位来自陕西的记者邀请金庸参加他们主办的“华山论剑”活动;
(5)来自天台山、千岛湖、青城山等地旅游部门的代表邀请金庸前往考察参观,以振兴当地的旅游业……
更妙的是,这次演讲会乃由一啤酒公司赞助、包装、操作,“前来听讲者多半是至少喝了该品牌啤酒6瓶以上的中奖者”。
有鉴于此,作者问道:“这些‘金庸迷’究竟迷上金大侠什么呢?原来金大侠是座财神,谁捧到金大侠这座财神也就给自己带来滚滚财运。难怪演讲会的提问充满了恶俗炒作的商业气息和‘铜臭味’,哪里有丝毫的文学味、人文味和武侠小说艺术鉴赏争鸣讨论味呢!”
看了这篇文章,我已经觉得杭州演讲会的那股“铜臭味”扑面而来,我哪里还敢应邀参加什么“华山论剑”呢?
某报载:“华山论剑”活动已于2003年10月初在华山之颠“胜利结束”,该报推选出的“北丐”,10月8日在山上“舌战金庸”,被媒体誉为“最具大侠风范”,“有文化、有品位、有勇气,体现了当代知识型军人的风采”。然而,这位“军人大侠”是如何“舌战金庸”的?“舌战”焦点何在?有几个回合?胜负如何?整篇报道都一字全无,人们看到的,只是这位“军人大侠”一身向“金大侠”顶礼膜拜,什么“高山仰止”,什么“堪称大师”之类的谀词一迭连声,让人肉麻。这哪里是什么“舌战”:说是“华山朝圣”岂非更恰当?
我幸亏谢绝了这样的“华山朝圣”!然而,我都不能不为这些浑身沐浴着金庸“万道金光”的新一轮“金庸迷”们惋惜、哀叹!多么可怜可悲的年轻人呵!肉麻吹捧金庸能吹出什么“大侠风范”呢?
去年,某电视台盛情邀请我参加“华山论剑”活动,我以学生“开题报告”在即为由婉言谢绝了。其实,“开题报告”云云只不过是个托词,压根儿我就不支持什么“华山论剑”的活动。
所谓“华山论剑”,本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最后一“折”,也是小说的高潮,应该说是金庸的得意之笔。“得意”在于金庸将“北丐”、“南皇”、“东邪”、“西毒”、“中神通”等几大高手弄到了华山之颠,让他们比武论剑,各献绝活,从而结束全书。就小说艺术而论,构思颇为奇特,气魄也比较大。金庸得以成为“武林至尊”,名满天下,《射雕英雄传》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华山论剑”则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某电视台所以要开展“华山论剑”活动,很显然是要为“金大侠”的武侠小说创作来一番新的炒作,其实就是要把“金庸武侠小说研讨会”开到华山上去。“华山论剑”,美名而已。几年前,我已经谢绝过北京大学举办的“金庸小说研讨会”,这一次,自然也不会改变初衷,跑上华山之颠,为金庸摇旗呐喊。这就是我谢绝“华山论剑”邀请的第一个理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别人爱怎么捧金庸是别人的权利,我管不着,但我自己是不屑一为的。
从报上看,这一次“华山论剑”活动搞得很大,全国很多媒体“协同作战”,竟选出了72位“候选人”。所谓“候选人”即“南皇”、“北丐”、“东邪”、“西毒”、“中神通”的“虚拟者”,比如,某部上尉、某军校博士研究生×××即被选成了“北丐”,“南帝”由《潇湘晨报》选出,“中神通”由《成都商报》选出……如此等等。既然“候选人”有72位之多,可见,参与运作的媒体大概也不会少于此数。既然是一种炒作,规模当然是愈大愈好。然而,当发起者向我发出邀请时,却只说邀几位“拥金派”学者,也邀几位“反金派”学者(在下即“反金派”之一),想不到尚有如此之多的“候选人”!即使邀请几位不同意见的学者到华山去“论剑”,我也认为是小题大做、劳民伤财的。这是我谢绝邀请的第二个理由。
我谢绝邀请的第三个理由是他们也邀请了金庸本人,尽管九年前为写《香港小说史》我曾专程在港岛“金大侠”的豪宅中访问过他,但现在我已经羞于与他为伍了。九年来,他对自己的不遗余力的炒作,他在《金庸武侠小说评点本》问题上的出尔反尔,他说巴金、茅盾、鲁迅等新文学作家都只是抄袭外国的作家而不是中国作家的信口开河……早已使我对他的些须敬意化为乌有。他的“精彩表演”,严重背离了中国正派文人的传统道德,对中国文坛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只要有金庸先生去自我吹嘘,自我炫耀,我是绝不会前去捧场的。
我谢绝邀请的第四个理由是我在2003年9月24日的《中华读书报》上读到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如此“金庸迷”》,作者耿法。文中写道:7月25日下午,金庸在杭州剧院举行演讲会,每张门票188元,金庸只讲了不到半小时,就让“金庸迷”们提问题。提的什么问题呢?文章列举了这样一些:
(1)金庸故乡的党政负责人说已经修复了金庸老宅,“希望金大侠文化搭台,帮助地方发展经济”;
(2)一家公司经理希望和金大侠合作生产“金庸酒”,金大侠已答应洽谈;
(3)一位杭州作家欲成立“金庸影视发展总公司”,请金大侠当董事长;
(4)一位来自陕西的记者邀请金庸参加他们主办的“华山论剑”活动;
(5)来自天台山、千岛湖、青城山等地旅游部门的代表邀请金庸前往考察参观,以振兴当地的旅游业……
更妙的是,这次演讲会乃由一啤酒公司赞助、包装、操作,“前来听讲者多半是至少喝了该品牌啤酒6瓶以上的中奖者”。
有鉴于此,作者问道:“这些‘金庸迷’究竟迷上金大侠什么呢?原来金大侠是座财神,谁捧到金大侠这座财神也就给自己带来滚滚财运。难怪演讲会的提问充满了恶俗炒作的商业气息和‘铜臭味’,哪里有丝毫的文学味、人文味和武侠小说艺术鉴赏争鸣讨论味呢!”
看了这篇文章,我已经觉得杭州演讲会的那股“铜臭味”扑面而来,我哪里还敢应邀参加什么“华山论剑”呢?
某报载:“华山论剑”活动已于2003年10月初在华山之颠“胜利结束”,该报推选出的“北丐”,10月8日在山上“舌战金庸”,被媒体誉为“最具大侠风范”,“有文化、有品位、有勇气,体现了当代知识型军人的风采”。然而,这位“军人大侠”是如何“舌战金庸”的?“舌战”焦点何在?有几个回合?胜负如何?整篇报道都一字全无,人们看到的,只是这位“军人大侠”一身向“金大侠”顶礼膜拜,什么“高山仰止”,什么“堪称大师”之类的谀词一迭连声,让人肉麻。这哪里是什么“舌战”:说是“华山朝圣”岂非更恰当?
我幸亏谢绝了这样的“华山朝圣”!然而,我都不能不为这些浑身沐浴着金庸“万道金光”的新一轮“金庸迷”们惋惜、哀叹!多么可怜可悲的年轻人呵!肉麻吹捧金庸能吹出什么“大侠风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