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七日谈之珍珠翡翠白玉汤】 白云千载空悠悠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本帖共有 30 楼,分 2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2    末页>>
作者:白玉汤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5) 发表:2006-11-25 20:13:07  楼主  关注此帖评分:
【原创文学】【七日谈之珍珠翡翠白玉汤】 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楼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便是流传千古,备受后人激赏的《黄鹤楼》了。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清朝的吴昌祺更说此诗“不古不律,亦古亦律,千秋绝唱,何独李唐?”(《删订唐诗解》)。我们今天便来讨论这首“擅千古之奇”的《黄鹤楼》。

现在的通行版本首句多作“昔人已乘黄鹤去”,前三句连写三个“黄鹤”的奇笔早已脍炙人口。很多人大概不知道首句的另一个版本“昔人已乘白云去”。笔者认为“白云”“黄鹤”各有千秋。若用“白云”,则此诗可谓正中之奇,乃是“亦古亦律”;若用黄鹤,则此诗可谓奇之又奇,“不古不律”。两个版本真是各有各的好法,笔者竟不能取舍。但依施蛰存先生在《唐诗百话》中的考证,唐宋古本皆作“白云”,“似乎在金元之间,有人把‘白云’改作‘黄鹤’”,这里笔者姑且从之,并非取“白云”而舍“黄鹤”,读者须明了。

下面便来分别讨论“黄鹤”“白云”各自的好处,以辨奇正。

首句若用“黄鹤”,则前两联为: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笔者认为,“黄鹤”的存在道理至少有三。

第一,黄鹤楼是因黄鹤山而得名。黄鹤山的来历说法不少于三个,但都是仙人乘鹤至此。金圣叹说“白云”二字大谬,理由之一便是“且使昔人若乘白云,则此楼何故乃名黄鹤?”

第二,据说李白登黄鹤楼看到崔颢的诗,大为折服,只说了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但后来却一再模仿此诗,著名的《登金陵凤凰台》和《鹦鹉洲》皆是如此。李白两首诗的首联分别是“凤皇台上风皇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和“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设若此两诗皆是模仿《黄鹤楼》,则两相对比,很容易看出《黄鹤楼》首联也应当连用两个黄鹤。

第三,从艺术的角度分析。连用三“黄鹤”是奇笔,律诗是绝对没有这样的写法的,的确出奇制胜。但因为有了第一句,第三句不免显得有些落空,笔者也因此而一度想要舍“黄鹤”而取“白云”。但转念想到,正因为这落空,第四句“白云千载空悠悠”竟似飘然而来,前人所谓“意得象先,神行语外”,不谬也。

但若用黄鹤,首句颇不合格律,王力先生认为拗救也不彻底,因此判定《黄鹤楼》为“古风式律诗”。但近来也有人认为此诗有拗有救,是合格的拗律,这些都不是笔者关心和可以解决的问题,因此不做讨论。

首句若用白云,则前两联为: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笔者认为,首联用“白云”的理由至少也有三。

第一,正如施蛰存先生在《唐诗百话》中所说,唐宋古本皆作“白云”,“似乎金元之间,有人把‘白云’改作‘黄鹤’”。文中还给出了用“白云”的一些分析,颇有些道理,推荐看看。

第二,若用白云,则首联只有“乘”字拗,并被补救,因此格律上稍胜一筹。但考虑到《黄鹤楼》本身便是奇诗,因此这个问题关系不大。

第三,依然是艺术上的分析。第一句用“白云”虽无典,却于理也合。前两联盖云仙人乘云而去,此时此地空有诗人来登黄鹤楼。楼以鹤得名,鹤却一去不返,在楼上追思昔人,却也不可再得,唯有白云千载悠悠。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七字既给人空间上的广阔感又给人时间上的悠远感,这样时空双双被拉伸到无穷。第四句依然是自然而然地映现在读者的脑海中,此空旷无际的时空中唯有那无生命的白云永恒地存在着,那些仙人啊黄鹤啊一切的生命不过是匆匆过客。这样,两联四句,“白云”“黄鹤”仿佛双流而下却又交汇而成,正所谓“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读者可以自己细细体会,这种感觉可会而不可言,纵使勉强道出,也味同嚼蜡了。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没有争议,而且是千古奇句。“黄鹤一去不复返”后面连用六个仄声,明显出格。但现在读来,由于“一”和“不”字的变调,这七字却丝毫不显得拗口。“白云千载空悠悠”以三平声字结尾,属于三平调。一般来说,三平调是古体诗常用的,律诗不应当出现,这又属变格。因为三平调结句读来留有余响,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因此这句读来特有古风,造成了特有的效果。另外此联并没有严格的对仗,更显得古意盎然。读罢此联,那广袤的时空与悠悠的白云留在读者脑海里久久不散。

此诗后半部分回到律诗正格。由于前两联过奇,颈联正应该四平八稳才能托得住,否则全诗便显得支离破碎。不信请参看李白的《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前两联也充满古意,“芳洲之树何青青”七字竟似乐府诗,但第三联有些疲软繁琐,便不似诗仙手段了。

但《黄鹤楼》颈联只罗列登高望远所见景色且文字古朴,因此将全诗拉回正格。“春草萋萋”多有作“芳草萋萋”的,这里从古本作“春草”。此联虽只言眼前所见,似不牵连上文,实际上却是一气贯穿。诗的上半部分给读者的感觉是生命在永恒的时空中不过是匆匆过客,而现在眼前所见晴川春草一派青葱,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会自然而然的想到什么?不错,是生命与灵魂的归宿。

所以尾联又是自然而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对此茫茫宇宙百感交集,所发的何止是思乡之情,很明显还有对灵魂归宿的追寻,但这层意思是深层次的,是藏在乡愁之内的。此“乡关”既可以是我生身之乡,亦可是我灵魂的来处与归处。日已暮,乡关何处?面对此情此景,所有的只是一个“愁”字而已。读者须注意是“使人愁”,是诗人原有的愁绪被触发还是面对浩淼的烟波而自生愁,那就不得而知了。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亦是千秋绝唱,与《黄鹤楼》真是敌手。其尾联“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表达的是政治上的愁绪,前人认为“远过乡关之念”。但现在看来,这种个人的政治情绪较难引发共鸣,倒不如乡关之念更能穿透历史了。

这便是笔者对千古奇诗《黄鹤楼》的分析,希望朋友们喜欢。但诗是一种感觉,对诗的分析只是加深理解和帮助更好的感觉罢了,追逐字句,空谈格律到底是基础功课而已。因此笔者的“珍珠翡翠白玉汤”系列不过是糊饭嘎巴碎米粒儿,白菜帮子菠菜叶,加上半块馊豆腐罢了。如果您对诗歌不甚了解,希望能对您有一点点启发。如果您现在或以后有了自己的见解,那就把这“珍珠翡翠白玉汤”倒掉好了,本来也没啥滋味的。

本篇完,在下便是传说中的倒剩白玉汤。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Anglican变种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154) 发表:2006-11-25 20:50:15  2楼
沙发,吃红桃吧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froggyfrog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376) 发表:2006-11-25 22:18:45  3楼
文盲青蛙说了
不读书,看不懂,但还是帮顶。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ainiuniu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1063) 发表:2006-11-26 00:47:34  4楼
这个帖子
一个红桃都不够……
楼主太牛了……
这样的帖子才像是原创的榜样……
发现这里叫玉的人都很牛……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ainiuniu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1063) 发表:2006-11-26 00:53:22  5楼
这个帖子一个红桃都不够…… 楼主太牛了…… 这样的帖子才像是原创的榜样…… 发现这里叫玉的人都很牛……
补充一点
我觉得一个红桃不够的原因是:明显作者翻阅了资料,很认真,也很有学术价值……
直言,比一些所谓的文笔但是根本不晓得作者想说什么的帖子好多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郭芙蓉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7) 发表:2006-11-26 01:07:55  6楼
特来一顶
写的太好了啦,人家好崇拜哦……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froggyfrog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376) 发表:2006-11-26 01:09:19  7楼
补充一点我觉得一个红桃不够的原因是:明显作者翻阅了资料,很认真,也很有学术价值…… 直言,比一些所谓的文笔但是根本不晓得作者想说什么的帖子好多了……
比较像是学术研究
似乎是不错也,只是看了没啥兴趣,看来偶比较适合去闲聊八卦的版块混~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ainiuniu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1063) 发表:2006-11-26 01:11:14  8楼
比较像是学术研究似乎是不错也,只是看了没啥兴趣,看来偶比较适合去闲聊八卦的版块混~
你比较适合
在澳门混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黛玉 (等级:9 - 已有大成,发帖:1859) 发表:2006-11-26 01:19:18  9楼
比较像是学术研究似乎是不错也,只是看了没啥兴趣,看来偶比较适合去闲聊八卦的版块混~
看了没啥兴趣
这句值得楼主思考。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froggyfrog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376) 发表:2006-11-26 01:22:59  10楼
看了没啥兴趣这句值得楼主思考。
俺是粗人
跟楼主没啥恭喜。

靠,突然发现这里是原创“文学”!!!
雁南哥咋没跟俺说清楚呢...偶写的是原创...但不是文学...
难怪感觉怪怪的.....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froggyfrog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376) 发表:2006-11-26 01:23:54  11楼
你比较适合在澳门混
你比较适合
在黄鹤楼混

哈哈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ainiuniu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1063) 发表:2006-11-26 01:24:55  12楼
俺是粗人跟楼主没啥恭喜。 靠,突然发现这里是原创“文学”!!! 雁南哥咋没跟俺说清楚呢...偶写的是原创...但不是文学... 难怪感觉怪怪的.....
没事
啥是文学?
这年头,自己写的就叫做文学
我看好你的阿牛!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ainiuniu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1063) 发表:2006-11-26 01:27:57  13楼
你比较适合在黄鹤楼混 哈哈
黄鹤楼
黄起杀人
鹤立鸡群
楼去台空

所以……不适合我……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Anglican变种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154) 发表:2006-11-26 10:37:18  14楼
补充一点我觉得一个红桃不够的原因是:明显作者翻阅了资料,很认真,也很有学术价值…… 直言,比一些所谓的文笔但是根本不晓得作者想说什么的帖子好多了……
过誉了
楼主不当听太多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卐儿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24) 发表:2006-11-26 22:42:36  15楼 评分:
我也来说两句
楼主所说的“亦古亦律”、“不古不律”,和由此探讨的关于这首诗格律奇绝的话,对于对古音还有格律没什么研究的普通读者,实在有点儿难以理解。。

不过在我看来,这首《黄鹤楼》的好,还在于它写景全从大处着笔。首四句之清绝的时空纵度就不用提了。颈联虽然是写晴川、汉阳树、芳草、鹦鹉洲这些眼里见到的近处之物,两个“历历”、“萋萋”却立勾勒出一种苍茫的感觉。最后“日暮相关”、“烟波江上”更是触目开阔而凄凉,直指人心中最普遍也最容易引起共鸣的情怀。正如楼主所说,这样一来,在悠悠历史之下,宇宙洪荒之中,“生命与灵魂的归宿”这一主题就自然而然被带出来了。

反观李白的《鹦鹉洲》,其起首两句就有人世的活泼喜悦。“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虽然诗文里没有明说,但是以人的所见和口耳相传作为凭据是显见的了。颔联写鹦鹉西飞,去是去了,却似乎没有诗人的情感在,倒像是说着别人的故事,和自己毫无相干。到“烟开兰叶”、“岸夹桃花”,着眼处越来越近,竟不似诗仙一贯的手笔,若是单拿出来说是颂圣之句大概也有人信的。所以最后一句“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跟在这里倒显得突兀了。

我想,李白的诗固然是怎么写也差不了,只是大概存着个要“仿”的意思,《黄鹤楼》又实在太奇罢。

小妹初来乍到,平日里又从不读诗的。只是楼主的帖子实在好看,忍不住要搬弄几句。如果有什么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倒剩”哥哥不吝赐教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郭芙蓉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7) 发表:2006-11-26 22:50:00  16楼
我也来说两句楼主所说的“亦古亦律”、“不古不律”,和由此探讨的关于这首诗格律奇绝的话,对于对古音还有格律没什么研究的普通读者,实在有点儿难以理解。。 不过在我看来,这首《黄鹤楼》的好,还在于它写景全从大处着笔。首四句之清绝的时空纵度就不用提了。颈联虽然是写晴川、汉阳树、芳草、鹦鹉洲这些眼里见到的近处之物,两个“历历”、“萋萋”却立勾勒出一种苍茫的感觉。最后“日暮相关”、“烟波江上”更是触目开阔而凄凉,直指人心中最普遍也最容易引起共鸣的情怀。正如楼主所说,这样一来,在悠悠历史之下,宇宙洪荒之中,“生命与灵魂的归宿”这一主题就自然而然被带出来了。 反观李白的《鹦鹉洲》,其起首两句就有人世的活泼喜悦。“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虽然诗文里没有明说,但是以人的所见和口耳相传作为凭据是显见的了。颔联写鹦鹉西飞,去是去了,却似乎没有诗人的情感在,倒像是说着别人的故事,和自己毫无相干。到“烟开兰叶”、“岸夹桃花”,着眼处越来越近,竟不似诗仙一贯的手笔,若是单拿出来说是颂圣之句大概也有人信的。所以最后一句“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跟在这里倒显得突兀了。 我想,李白的诗固然是怎么写也差不了,只是大概存着个要“仿 (more...)
这里的人说话都好像
红楼梦里的人……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黛玉 (等级:9 - 已有大成,发帖:1859) 发表:2006-11-27 00:45:33  17楼
我也来说两句楼主所说的“亦古亦律”、“不古不律”,和由此探讨的关于这首诗格律奇绝的话,对于对古音还有格律没什么研究的普通读者,实在有点儿难以理解。。 不过在我看来,这首《黄鹤楼》的好,还在于它写景全从大处着笔。首四句之清绝的时空纵度就不用提了。颈联虽然是写晴川、汉阳树、芳草、鹦鹉洲这些眼里见到的近处之物,两个“历历”、“萋萋”却立勾勒出一种苍茫的感觉。最后“日暮相关”、“烟波江上”更是触目开阔而凄凉,直指人心中最普遍也最容易引起共鸣的情怀。正如楼主所说,这样一来,在悠悠历史之下,宇宙洪荒之中,“生命与灵魂的归宿”这一主题就自然而然被带出来了。 反观李白的《鹦鹉洲》,其起首两句就有人世的活泼喜悦。“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虽然诗文里没有明说,但是以人的所见和口耳相传作为凭据是显见的了。颔联写鹦鹉西飞,去是去了,却似乎没有诗人的情感在,倒像是说着别人的故事,和自己毫无相干。到“烟开兰叶”、“岸夹桃花”,着眼处越来越近,竟不似诗仙一贯的手笔,若是单拿出来说是颂圣之句大概也有人信的。所以最后一句“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跟在这里倒显得突兀了。 我想,李白的诗固然是怎么写也差不了,只是大概存着个要“仿 (more...)
我超喜欢《鹦鹉洲》也
我吃着好,不知你们的脾胃是怎样? :)


前两联太酷了,太酷了,我觉得首联比《凤凰台》首联还要好。

后面跟“烟开兰叶”、“岸夹桃花”会写诗的谁敢这样?只有诗仙。

有人说这句还不如“一条大河波浪宽”,汗死。其实单拿出来勉强算个好联也。

只是最后一句......不是说不好,“长洲孤月向谁明”挺妙的其实,牢骚过了点儿。

李白的诗固然是怎么写也差不了(z),哈哈,就是酱紫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郭芙蓉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7) 发表:2006-11-27 00:53:32  18楼
我超喜欢《鹦鹉洲》也我吃着好,不知你们的脾胃是怎样? :) 前两联太酷了,太酷了,我觉得首联比《凤凰台》首联还要好。 后面跟“烟开兰叶”、“岸夹桃花”会写诗的谁敢这样?只有诗仙。 有人说这句还不如“一条大河波浪宽”,汗死。其实单拿出来勉强算个好联也。 只是最后一句......不是说不好,“长洲孤月向谁明”挺妙的其实,牢骚过了点儿。 李白的诗固然是怎么写也差不了(z),哈哈,就是酱紫了。
我喜欢
鹦鹉粥……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Anglican变种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154) 发表:2006-11-27 08:59:51  19楼
我超喜欢《鹦鹉洲》也我吃着好,不知你们的脾胃是怎样? :) 前两联太酷了,太酷了,我觉得首联比《凤凰台》首联还要好。 后面跟“烟开兰叶”、“岸夹桃花”会写诗的谁敢这样?只有诗仙。 有人说这句还不如“一条大河波浪宽”,汗死。其实单拿出来勉强算个好联也。 只是最后一句......不是说不好,“长洲孤月向谁明”挺妙的其实,牢骚过了点儿。 李白的诗固然是怎么写也差不了(z),哈哈,就是酱紫了。
BS
一次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张辽 (等级:12 - 登峰造极,发帖:4471) 发表:2006-12-06 14:35:41  20楼
写得好,颇受启发
足见楼主对《黄鹤楼》是有理解,有研究地。

希望楼主以后能多写一些这样的作品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30 篇文章,分 2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2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