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复制本帖HTML代码
|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
2007年4月24日 第二十二天 终于看见太阳
扎曲 最后的困难
今天是遭受断粮的最后一天,晚上就有东西吃了!头顶上方的溜索比昨天下午看起来明显了许多,不过没用,对岸没人接应,还是要绕大圈子。没办法,走吧。
出发就是很长一段江边大石头,辛苦花雕同学了。路途中发现有一段江边腐木上长了好多黑木耳,我们走在后面的4个人七手八脚把它们全部摘下来。
差不多10点左右大部队就到了距离吊桥只有300多米的地方,但是前面江边是绝壁,需要翻山才能上吊桥。西饶说雅江水位最低的时候,有岩石露出来,可以从江边直接走过,但现在明显不行。我觉得西饶的口气也不太确定,就像在西兴拉山脚下说绝壁上有山羊道同样的感觉。
暂时没有跟着向导背夫们往上爬,先在一个山涧快要汇入江水的地方补充水源,更主要的还是补充热量,只剩下一根snicker了。热量水源补充完毕,还没看见花雕,不知道是不是在后面补充了更多东西,LoL。先慢慢往上爬,上了没多久,发现前面的大部队竟然在我刚才喝水那条山涧的上游补充水源,并且洗脸撒尿。。。幸好动作快,补充水源的时候他们应该还在赶路。
自从几天前难度下降以来,很久没有玩高难度的了,没想到在马上就能看到人烟的地方还有这样一段困难的要翻越。往上爬这边的坡度已经比较陡峭,不过跟横切下降比起来还是简单太多。爬升的后半段树木繁多,路线经常有些别出心裁,很有意思,也很难判断,幸好西饶在几个比较迷惑人的地方留下记号。留记号的方法通常是在树干上砍下一小块树皮,露出来的地方白生生的,非常明显。这也是大峡谷地区猎人通用的方法,穿越过程中偶尔能看见。当然偶尔看见这样的老标记起不了太大作用,迷路的时候或许有那么一些心理安慰,不过我没碰到过这样的情形。横切开始之前,所有人集合。下山有那么一段的难度能超过下探瀑布,幸好距离不算太长。斜切几个非常陡的斜坡中间没有什么可以停顿喘息的地方,要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否则摔下山坡的过程中如果没能抓住什么东西,说不定能从几百米高的绝壁上一直掉到江水里。如果要反方向穿越,我觉得这一段需要另外开辟路线,原路线上升太难,如果不用一些装备几乎不太可能。在抓着树藤下一个2米多高的岩石壁的时候,鞋底在岩壁上踩滑掉,身子撞上岩石,手指关节处割掉一小块肉。
终于到达吊桥跟前的时候,先头部队的炊烟在江对岸升起。过桥的时候回头一望,刚才3-4个钟头的努力其实就沿江边前进了300来米。
过桥就算出无人区了。刚才过最后一个瀑布的时候鞋子被打湿,继续前进了不过十几分钟,双脚后跟的皮就被磨破。不能继续穿那双磨皮的鞋,换成军胶鞋准备感受一下。次仁,柏玛,阿旺都来找我要药品,原来他们刚才过最后一段也不是那么轻松,有扭伤的擦伤的撞伤的。。。有必要走那么快?
把剩下的酱油辣椒胡椒花椒跟黑木耳一起凉拌了,美味可口,只是黑木耳其实只够每人两三口,烧茶真的就只是为喝茶了。
喝完茶开始爬山,居然有个藏族老乡下来接应我们,据说是乔列认识的。像我们这样在无人区里逛了二十多天的,再次见着人居然没什么亲切感,西饶他们也跟他寒暄得不算太多,这倒是出乎我的意料。
爬山之前悄悄干掉最后一根snicker。没走多久就体会到军胶鞋的特点,抓地性能超好,远远超过那双徒步鞋。缺点是鞋壁太单薄,觉得脚受不到保护和支持,还是不习惯。看来那双徒步鞋不能使用,后面的计划要放弃了。
爬山路上经过花雕,很郁闷的歇在那里,报告说被火麻狠狠碰到,红了一大片。后来说涂抹清凉油有一定效果,我却再也没机会验证。
从山脚到扎曲,西饶说要爬3个钟头,感觉上不止这点时间。爬到第一个村子的时候,浓浓的雾气又掩盖上来,有下雨的味道,天色也变暗。后来果然开始下雨,从瀑布下面上来那天算起,一直到我们走回川藏公路,这么多天时间里面只看到半天日光。
快到扎曲之前,路过一个可以看到大拐弯的地方,阿旺说这里是唯一可以拍摄完整大拐弯的地点。当时心里不以为然,觉得扎曲这么大一块地方应该还能找到其他拍摄点吧。
远远望到扎曲,有几间屋子升起袅袅炊烟,终于产生一种看到人烟的感觉。扎曲现在有7-8户人家,2003年的时候曾经只有3户,后来政府把更深入峡谷地区的都搬迁出来了。据说以后从扎曲到排龙一线所有的村庄都要搬出峡谷,搬到林芝去。这样一来,川藏公路以南一直到派乡转运站的广阔区域全部将变成无人区。
最后决定还是住在西饶的朋友家里,反正能让西饶的亲戚朋友赚钱的机会都尽量给他,既减少很多麻烦事儿,又大家都高兴。西饶朋友的房子就在98年中科院立的那个石碑旁边,在扎曲村里地理位置最高。房子另一边走出不远,一眼就能望见帕龙藏布江的一个大拐弯。成功走出无人区,向导背夫们都要求拍照留念。吃饭之前才发现背上中了两条蚂蟥,估计是翻山的时候弄上的。整件内衣都被染红,干脆衣服也不要了。
晚上和花雕一番商量基本决定了以后的行程。我只能先到拉萨买双新的徒步鞋,然后尽快赶去尼泊尔Sagarmatha国家公园,跟珠峰南坡即将到来雨季赛跑,等6月份再回西藏,接着走墨脱方向。完成无人区穿越,墨脱对我的吸引力也小了许多,现在更想看到那些高大挺拔的8000米级别雪山。况且墨脱这边容易,只要不碰到不能通过的大塌方,雨季难些也无所谓。由于失去我这个唯一伙伴,花雕一个人从扎曲到甘德反向穿越也不太方便。为了尽量一次性完成雅鲁藏布大峡谷,花雕也从排龙出,坐车到波密再翻山进入峡谷地区,经过墨脱,走回派乡转运站,完成一次不算太完整的“南迦巴瓦大转山”。经过这么多天以来的相处,对向导背夫们的性情脾气也大概有个了解,花雕挑选了他最信任的桑金尼玛来陪他走完剩下的路程。
2007年4月25日 第二十三天 小雨转阴
排龙 午后出发 走到笑出来 回到人间
早上还是下雨,到处都是云雾,很烦!一下雨就不想动相机。等到吃过上午饭,想了想还是出去拍一拍这个声名远扬的大拐弯吧,要是万一以后不回扎曲来了呢,而且可以试一试脚上贴的纱布是不是管用。还是穿不惯军胶鞋,只能在脚跟处贴上很厚的纱布继续穿徒步鞋。
从扎曲村回到那个大拐弯拍摄点的距离比想象中的远点,一路上企图翻栅栏翻墙都没有找到其他点可以拍到大拐弯。大约摸索了20分钟,还是回到昨天那个地方,昨天漏水的水管已经修好了。随便捏了几张大拐弯的标准照,还好找了几朵可爱的花花草草当前景。那几朵野花前面的土都被裁塌了,看来被不少色友光顾过。中间似乎雨停了一会儿,但是雾气依旧很大,只能时不时云雾散开之际拍到大拐弯,拍了自我感觉还不错,就是没有清晰标准照了。
往回走准备去拍帕隆藏布江的那个拐弯,却意外的在路上碰到大部队,他们竟然帮我们把背包都已经带过来了,马上就走,往排龙。
从扎曲到排龙的路已经有无数的驴友体验过。从扎曲出来没走多久就开始下山,过一会儿就能看到门中的一个村子,当然还有一座通向门中村的吊桥,那就是去看绒扎瀑布的必经之地。下着雨,下山过程中的蚂蟥仍然很多。虽然没有从Aduyutse到扎曲江边那天这么夸张,但徒步手杖只要碰上脚旁的草丛,马上就几只蚂蟥随杖而上。通常走不到50米,手杖上的蚂蟥就积累到20来只,就把手杖举在空中把蚂蟥一条一条弹飞。后来终于发现这样真傻,不用手杖不就行了。。。
帕隆藏布江峡谷的险峻程度看起来并不比雅鲁藏布峡谷逊色,甚至因为江道更窄而更有压迫感。可惜帕隆藏布峡谷太短了,没有极高山南迦巴瓦,从技术指标上说峡谷的深度就大大减小,再加上地形也不够复杂。相对而言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无人区里面,在地形复杂程度上可以算是一个极致了,藏龙卧虎的各种奇妙景观层出不穷,很多时候甚至难以用语言形容。常常钻过一堆树丛,眼前的景色就乾坤转换,让人难以相信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地貌和植被带会有这样一个直接短促不加预示的转变。相机完全没有办法表现这种魅力的奇特之处,这也是这片群山峻岭最让我着迷之处。有时会发生很搞笑的场景,比如从某个意想不到的角度钻过以后,走出两三步回头一看,嘿,我从哪儿过来的?
中午从扎曲出发大概12点半,不知不觉就过了玉梅村。中间有一次休息的时候,我和花雕说着说着就笑起来,这从扎曲到排龙的路曾经被别人描绘的跟天险似的,没走过的时候还多多少少信以为真,现在从峡谷里面出来,看这路况简直就是一马平川的高速公路啊。我觉得这样的路明明可以走马,问西饶他却说没有。再问为什么没马,多问两次他还急了,几秒钟才憋出,排龙这边就是没有马匹,哦。。。我那徒步鞋也滑到让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到喝茶地点之前有一5米长的小木板桥。一大意竟然在平地上滑得摔出去,差点掉进下面的河沟里。
到下午4点半喝茶的时候,已经到达06年10月那次西饶他们扎营的地方。按照这样的速度估算,晚上7-8点的时候就可以到排龙了,大家决定继续赶路。中午从扎曲出发,晚上就能坐在排龙乡喝可乐,走在路上每次想起这件事都能自己笑出来,走的还轻松加愉快。
喝茶以后上路,大家就没有保持队形,加足马力往排龙赶。大约5点多钟的时候,蒙蒙细雨不知不觉停了。途中有几块塌方还在活动,能看到沙石不停刷刷往下滚落。过一处塌方时,次仁和柏玛走在我前面30米左右,等我过的时候他们的脚印已经完全消失。过第三座桥之后,次仁说前面不远就有手机信号。后来一路上我至少5次打开手机,却始终没有搜索到信号,到达排龙才知道这里的发射站出故障停止工作有两天了。
最初走在最前面,在2次岔路确定不了方向以后,终于被次仁和柏玛超过。第3次确定不了方向,乔列也跑到我前面去。终于,在天完全黑掉之前,我看到了318国道川藏公路上的车灯。
大约8点钟过一点的时候我已经上了川藏公路,通过最后一个吊桥以后路边有一幅很大的地图,上面不知是谁在路线上写了一个“你在此处”。按照这个指示,去排龙乡应该往右手走。用月光当电筒照路,顺着这个方向走了十几二十分钟,心里越发的毛,感觉方向不对。于是连续拦车问了3次,终于确认方向走反以后,搭上最后问的那辆车,8点50分左右顺利到达排龙。乔列,次仁和柏玛在路边一家小店门口等着,看到我到了都挺高兴,次仁还把包都接过去。
可能是因为从扎曲到排龙这一路对于我们来说太轻松,最后关头还安排了点小意外。
至少休息了1个多2个小时,西饶阿旺桑金终于也到了,却不见花雕。西饶说在第4个吊桥那里等了好久还是没看到花雕,只能先出来,放下东西回头再去找。于是立马就在小店里给他们买了电筒以及电池,并且让人马分成两队,一队过吊桥往回找,一队沿公路往通麦方向找,因为当时我就被地图上那该死的标记骗了。。。终于在接近半夜1点的时候,花雕搭乘在一辆车上,出现在排龙乡附近的公路上。。。
把早已睡觉的老板叫起来给我们煮面,肉面8大腕,所有人都还一直饿着肚子。阿旺终于再次有心情跟我开玩笑,故作愤怒状,你的脚不是伤了吗,走起来追都追不上!
睡觉之前花了点时间听花雕讲他的遭遇,整合起来基本上弄懂故事的前因后果。过第4个吊桥之前有一小段路比较迷惑,当时我也在那里拿不准而停下等后面识路的人,被乔列超过以后迅速再次不能确定方向,直到他出现在江对岸才明白过桥要直直往下走。花雕到这里的时候天已经基本黑了,不幸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往上走(还奇遇两只绿色大眼睛,哈哈),浪费掉很多时间。与此同时,在江对岸等花雕的西饶三人却一直看不到他的影子。而等花雕终于走回川藏公路,也被地图上那个该死的标记误导,往通麦方向走。这一刻西饶他们却正在排龙乡这个方向上,再次错开。哎,花雕同学居然硬着头皮往反向走了这么久,倒是没估计到。
终于回到人间,除了手机没信号以外。
2007年4月26日 今天才出太阳已经太晚
排龙 色季拉 鲁朗 八一 可以洗澡上网了
早饭还是我们请客,碎肉面8大碗!刚放下筷子,阿旺他们就拦下了一辆从波密开来的车,去八一镇40块钱,便宜。本来叫我一起走,不过我和花雕分开之前还有事情要处理,只能让这群等不及的家伙先走。这个决定让我多等好几个钟头的车。
算账时间到,按照规矩,我和花雕应该平分。巧合的是,一路并没有计算过,我俩的支出竟然刚好差不多,收下花雕给的10块钱看起来更像象征行为。
太阳出来才看到排龙乡全貌,就是沿着川藏公路修建的十几座房子组成,几乎每家每户都开门就能上车。站在昨天晚上大量购物的那个小店门口等车,桑金也在这里休息。我们一边嗑瓜子一边聊天,他还请我喝冰红茶。瓜子是花雕专门给我买的,虽然确实有些不大习惯,但心里还是有一份感谢。
尽管是这次探险的发起者,也是前期主要做计划的人,但是如果没有碰到花雕这样和我同样对穿越大峡谷的态度无比坚定的同伴,成功的可能性要减小许多许多。做好一切能做的准备,然后在正确的时候碰到正确的人(包括花雕和西饶他们),再加上一些运气,才能完成这次让我铭记一生的经历。
终于在中午12点过后等到了第二辆去八一镇的大巴车,甘肃司机大叔和大妈一定要收45块钱。一路经过风景宜人的鲁朗林海和色季拉山口,突然间觉得,回到人间的感觉并不太好。离开峡谷不到2天,我已经开始怀念了。
2007年4月27日 阳光还可以
八一镇 派乡转运站 如见老友 话别
一早起来就到汽车站找去派乡转运站的车,快要走到停车场,一辆普桑出租车叫嚷着我的名字从旁边呼啸而过,是西饶他们。本来几乎都已经忘了他们也在同一天回去,但是此时此刻在周围陌生的人群中,突如其来的觉得对他们有一股无比的亲切感,就好像交往多年的老朋友一样,这样的感觉让自己都觉得有些吃惊。到了车站,西饶一见我就把我连人带包一起抱起来,我也很高兴的拍他的肩膀,所有人都笑眯眯的。
虽然我们曾经是雇佣关系,但一点都不会主动想起我付给了他们多少钱等等。每次想到的只是我们掉队的时候,西饶和乔列坐在那里耐心等候的布满皱纹的脸;想到是在我横切西兴拉到没有力气那一刻,阿旺和桑金伸向我的那双手;想到的是次仁到达营地以后,放下包袱又回过头来迎接我们的身影;想到的是我下去瀑布那天虚脱以后,西饶带着水源从江边返回找我的身影;还能想到的是他们毫无幽默感的黄色玩笑,以及被背包勒红的肩膀。
本来的6个人,现在只有4个人回派乡转运站。桑金要陪花雕从波密那边经过墨脱绕回派乡转运站,柏玛的老婆就住在八一镇,和我一起回转运站的只有西饶,乔列,阿旺还有次仁。柏玛来送别,这群家伙每人都穿的焕然一新,新衣服裤子,新皮鞋,如果不是车顶上还放着他们背篼,怎么都难以相信几天以前他们还和我一起在无人区的深山老林中穿来穿去。穿的最破烂的倒是我这个前老板,身上唯一值点钱的就是那件已经黑的不成样子的Patagonia Rain Shadow,估计也没人认识。
回转运站仍然在王老板的渝州饭店安顿下来以后,去参观了阿旺家开的大众藏餐,他老婆挺漂亮的。跟桑金一样,阿旺也请我喝统一冰红茶,难道是他们的favorite?然后又去看西饶,他和乔列一起在朋友店里休息。经过二十多天同吃同住,真的就会有产生一些事先完全没有意料到的亲切感?不知道2005年在白马狗熊后面不幸摔伤,而在峡谷里面住了2个多月的老砖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告别的时刻始终都要来临,西饶和次仁等一下就要搭车回尼丁村,乔列回咯嘎村,只有阿旺就住在转运站。西饶和阿旺都叮嘱我,如果去尼泊尔一定要给他们带一种电子手表,比西藏这面便宜很多。阿旺还要我回来走墨脱的时候,一定要找他背包。还有渝州饭店的王老板,一个不善言谈让我感觉很朴质的人,我们刚抵达排龙还没有手机信号的时候,他就通过座机从别人那里听到我们安全出峡谷的消息,然后主动给我家里打电话报平安。
又是派乡转运站,从起点回到起点,不错的旅程。Tsangpo Gorge of Pemako, I’ll be right back!
(全文完).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
![](skin/bbs/images/sigline.gif)
Alone for a while, I've been searching through the dar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