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音别馆】什么是良知
什么是良知,我想大家都有一定了解,因为我们生活在中国的语境中,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个词,但我还是想给良知下一个具体的解释,古人说,不虑而知是为良知,不学而能是为良能,其实这两个看似讲不同的事情,事实上都是在讲同一件事,就是我们先天具备的一些素质,当时孟子首先提出良知的概念,他说当我们看到孺妇落井的时候,我们都会有恻隐之心,同时他们还讲了其他几种良知,包括,是非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其实这些良知都是人先天就有的,只是仁者能不失而,如果说现在有很多人非常的麻木,不具备这些素质,那么我只能说他们让他们私欲蒙蔽了先天的良知,这就是说并不是他们没有良知,而是他们把它丢失了。
这种现象儒家有个说法叫做,求其放心,就是如何让我们做到一个高尚的达道的人,就是把失去的良知,仁心找回来。
其实我是同意人是有良知的,这是一种先天的东西,只要是人无论男人女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会有,他就像佛家讲的阿赖耶识一样,在轮回的过程中,在人形成人以前被存在了人的体内,佛家通常把存放他的地方就做种子,
其实我们看小孩子,虽然他们非常淘气,但是他们之中绝对没有大恶之徒,这是因为小孩子都非常的自然,他们没有经过后天的雕琢,完全是按照造物主怎么把他们做成的,他们就是什么样的。
我觉的如果对一个小孩子,从小给他一个好的教育,他们肯定会是个善良的人,有很多孩子变的不好,都是因为教育的不好,而不是孩子本身的毛病。
这就像孟子说的,你看一个山光秃秃的,不是因为山上面不能长树,或者没有树,而是后来,人们把树砍光了。
所以当我们说本性的时候,由于他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很难证明谁说的是对的,就像孟子说性善,荀子说性恶,告子,说生谓之性,既非善非恶。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看起来他似乎和告子一样觉的人性非善非恶,有了善恶,只是人的私欲在作怪。
我们回过头来说良知,良知是人天生就有的东西,不过不好好保管的话,人也会失去他,对于把它保管的好的人,我们叫做圣人。
事实上人人都可做圣人,圣人只是不失其本心,就像王阳明说的满街都是圣人,事实上我们和圣人一样都具备成为圣人的素质,只是圣人不失其本心。
那失去良知的人是怎么失去的呢,一般他们都是为私欲蒙蔽,遮挡了廓然大公的本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事实上存天理,灭人欲,并不是像我们想的就是钳制人的思想,控制人的生活,事实上他们都是有传统的,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他们觉得如果一个人想
达道的话,都必须去处私欲对本心的遮蔽,只是他们是通过不同的方法,程朱理学是通过格物,而陆王心学是通过致良知,其实程朱理学的理有两种理,一种是穷物之理,一种是穷人之理。穷物之理有点像现在所谓的知识,他们是对客观事物的了解,达到帮助自己实现个人目的的结果,而穷人之理基本上就是陆王心学的良知,其实王阳明也曾经有一段格物穷理的过程,他们那时候学习儒学,想怎么格面前的竹子的理呢,实在想不出办法,遂病,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又觉的不甘心,继续按照朱子的办法,格竹子的理,病遂复发,后来经过别人的提点,也一天的夜里,遂大悟,觉得心里澄净,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喜悦,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孔颜乐处。
后来他遂自成一派,但是他不像陆象山一样,他对大学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所以可以跟朱子辩论,亦不落下风,不过两派至今也不和解,程朱一派批评陆王一派为空疏,陆王一派批评程朱一派为支离,空疏的意思就是程朱一派觉得陆王一派总说些空话,比如陆象山总说吾心即宇宙,而支离的意思就是陆王一派觉的程朱一派不能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总在一些细枝末节方面纠结。
事实上这两派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觉的有一个廓然大公的本心,这个本体在宇宙中流行(有点大),充塞宇宙,而这个本体在陆王看来就是心,或者良知,在程朱看来就是天理,
他们都觉的私欲是这个廓然大公的本体的最大敌人,就像当乌云遮住太阳的时候,太阳的光就不那么明亮了,如果有私欲遮蔽,人的本心也不会那么通透,
所以才有那么个存天理,灭人欲,不过对一些道学家,人欲,或者私欲可能是个敌人,但对一般老百姓,如果要让他们去处私欲是不可能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苏格拉底。
所以后来这句话被人恨之入骨,说成吃人的理教,我只想说,其实他的本意并不是这样。
其实后来的宋明理学,和佛学都很有关系,但是从传承上,那些大家并不承认,他们是属于佛教的,他们还是以儒教为正统,但是又吸收了很多佛教的东西,比如孔子的时候,他并不是很热衷说很多关于性,天道的东西,论语里说,孔子罕言性于天道,但是到宋明理学的时候,到道学的时候,人们偏偏大谈特谈性与天道,人们都把这归罪于孟子,因为孟子是心学传统的创始人,他说,尽心知命,知命,而知天矣。
所以很多人说从孟子开始,道之不传而,
不过我想说的是宋明理学吸收了很多道家或者佛学的东西,比如那时候道学家说,仁义中正而主静,这和孟子的东西很不一样,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正气,正气即是阳气,是阳刚的向上的,东西,而到了宋明理学的时候,学者却说仁义中正而主静,仁义中正,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要主静呢,也许这和这时期的儒学吸收了很多道家,佛家的东西有关,
比如王阳明经常说要静坐,于佛家的坐禅,很相似,所以宋明时期,绝对是儒释道慢慢融合的时期,虽然大部分人还是尊重儒学的正统地位,但是道家,和佛家的渗透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实不光宋明的时候出了理学,心学,还有其他的人物,比如苏轼,他比较喜欢道家,和佛家,他尊崇的东西也比较阴柔,朱子就对他有所批评,说,他的学问都是空疏之话,于经世致用毫无作用。当然苏轼也不服,一样反唇相讥。
上面说了一些从儒家的谱系,到宋明的时候,包括程朱,和陆王对本体,和良知的理解,
其实王阳明做了另一个在当时算作是突破的事,他重新提出行在儒学中的地位,
他说的良知是“致良知”,致就代表了行,光嘴上知道,不做的学问是没有用处的,他举了一个例子,当你看到一个孺妇落井的时候,虽然你知道应该救她,但是你没有救,这说明,你还不真正的知道良知的意义。所以你虽然学过《大学》,也不能说你真正的了解里面讲的道理。
其实行一直是孔子宣扬的东西,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里的习,不是学习的意思,而是实践的意思,就是说,当你知道了一个道理,又实践它,那你会很快乐。
而刚才说的从孟子开始,人们渐渐的忽略了孔子的行的方面,而总是说什么心呀,性呀,所以后世人,说从孟子开始道之不传,而到了王阳明这里,行重新被重视了起来。
在王阳明看来,谁都知道应该入则孝,出则悌,但关键是你能不能做到,如果你做不到,也不能说你真正了解这句话的意义。
良知是每个人应该具有的素质,一个人如果没有良知,即使他知道再多的学问,也不能说他达道,良知是《大学》里的东西,在大学里,有三钢,致良知,亲民,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就不说了,只有做到致良知,亲民才能止于至善,
事实上后世对于亲民的理解有很多,程子在注大学的时候,保留亲民,而朱子在注大学的时候把,亲民,改成新民,王阳明一样延续了亲民的用法,
他们觉得,儒学不像学,把人搞的死气沉沉,肩不能提担,手不能挑篮,儒学是活生生的学问,一个亲字体现了人和自己的关系,人和宇宙的关系,亲说明人是活生生的,不是麻木不仁的,所以不能把亲字改为新字。
我非常同意王阳明的看法,看了他的解释,我也了解了亲在亲民里的意思。
我觉的良知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良知,即使再有钱也没有,他只能陷入无尽的物质欲望里。而如果有良知,即使没钱也会很幸福,就像颜子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为什么别人不堪其忧,回却不改其乐呢?后人一直在追寻他乐的是什么,关于这个,我已经在另一篇博文做了研究,
我想说的是,如果人能保持良知,他就能达到孔子,和颜回的孔颜乐处,即使物质条件很贫乏,一样快乐,所以大家应该了解,什么是良知,什么是四心,如果能多看看这方面的书,一定会对自己的修养,境界有很大帮助。
这种现象儒家有个说法叫做,求其放心,就是如何让我们做到一个高尚的达道的人,就是把失去的良知,仁心找回来。
其实我是同意人是有良知的,这是一种先天的东西,只要是人无论男人女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会有,他就像佛家讲的阿赖耶识一样,在轮回的过程中,在人形成人以前被存在了人的体内,佛家通常把存放他的地方就做种子,
其实我们看小孩子,虽然他们非常淘气,但是他们之中绝对没有大恶之徒,这是因为小孩子都非常的自然,他们没有经过后天的雕琢,完全是按照造物主怎么把他们做成的,他们就是什么样的。
我觉的如果对一个小孩子,从小给他一个好的教育,他们肯定会是个善良的人,有很多孩子变的不好,都是因为教育的不好,而不是孩子本身的毛病。
这就像孟子说的,你看一个山光秃秃的,不是因为山上面不能长树,或者没有树,而是后来,人们把树砍光了。
所以当我们说本性的时候,由于他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很难证明谁说的是对的,就像孟子说性善,荀子说性恶,告子,说生谓之性,既非善非恶。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看起来他似乎和告子一样觉的人性非善非恶,有了善恶,只是人的私欲在作怪。
我们回过头来说良知,良知是人天生就有的东西,不过不好好保管的话,人也会失去他,对于把它保管的好的人,我们叫做圣人。
事实上人人都可做圣人,圣人只是不失其本心,就像王阳明说的满街都是圣人,事实上我们和圣人一样都具备成为圣人的素质,只是圣人不失其本心。
那失去良知的人是怎么失去的呢,一般他们都是为私欲蒙蔽,遮挡了廓然大公的本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事实上存天理,灭人欲,并不是像我们想的就是钳制人的思想,控制人的生活,事实上他们都是有传统的,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他们觉得如果一个人想
达道的话,都必须去处私欲对本心的遮蔽,只是他们是通过不同的方法,程朱理学是通过格物,而陆王心学是通过致良知,其实程朱理学的理有两种理,一种是穷物之理,一种是穷人之理。穷物之理有点像现在所谓的知识,他们是对客观事物的了解,达到帮助自己实现个人目的的结果,而穷人之理基本上就是陆王心学的良知,其实王阳明也曾经有一段格物穷理的过程,他们那时候学习儒学,想怎么格面前的竹子的理呢,实在想不出办法,遂病,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又觉的不甘心,继续按照朱子的办法,格竹子的理,病遂复发,后来经过别人的提点,也一天的夜里,遂大悟,觉得心里澄净,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喜悦,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孔颜乐处。
后来他遂自成一派,但是他不像陆象山一样,他对大学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所以可以跟朱子辩论,亦不落下风,不过两派至今也不和解,程朱一派批评陆王一派为空疏,陆王一派批评程朱一派为支离,空疏的意思就是程朱一派觉得陆王一派总说些空话,比如陆象山总说吾心即宇宙,而支离的意思就是陆王一派觉的程朱一派不能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总在一些细枝末节方面纠结。
事实上这两派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觉的有一个廓然大公的本心,这个本体在宇宙中流行(有点大),充塞宇宙,而这个本体在陆王看来就是心,或者良知,在程朱看来就是天理,
他们都觉的私欲是这个廓然大公的本体的最大敌人,就像当乌云遮住太阳的时候,太阳的光就不那么明亮了,如果有私欲遮蔽,人的本心也不会那么通透,
所以才有那么个存天理,灭人欲,不过对一些道学家,人欲,或者私欲可能是个敌人,但对一般老百姓,如果要让他们去处私欲是不可能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苏格拉底。
所以后来这句话被人恨之入骨,说成吃人的理教,我只想说,其实他的本意并不是这样。
其实后来的宋明理学,和佛学都很有关系,但是从传承上,那些大家并不承认,他们是属于佛教的,他们还是以儒教为正统,但是又吸收了很多佛教的东西,比如孔子的时候,他并不是很热衷说很多关于性,天道的东西,论语里说,孔子罕言性于天道,但是到宋明理学的时候,到道学的时候,人们偏偏大谈特谈性与天道,人们都把这归罪于孟子,因为孟子是心学传统的创始人,他说,尽心知命,知命,而知天矣。
所以很多人说从孟子开始,道之不传而,
不过我想说的是宋明理学吸收了很多道家或者佛学的东西,比如那时候道学家说,仁义中正而主静,这和孟子的东西很不一样,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正气,正气即是阳气,是阳刚的向上的,东西,而到了宋明理学的时候,学者却说仁义中正而主静,仁义中正,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要主静呢,也许这和这时期的儒学吸收了很多道家,佛家的东西有关,
比如王阳明经常说要静坐,于佛家的坐禅,很相似,所以宋明时期,绝对是儒释道慢慢融合的时期,虽然大部分人还是尊重儒学的正统地位,但是道家,和佛家的渗透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实不光宋明的时候出了理学,心学,还有其他的人物,比如苏轼,他比较喜欢道家,和佛家,他尊崇的东西也比较阴柔,朱子就对他有所批评,说,他的学问都是空疏之话,于经世致用毫无作用。当然苏轼也不服,一样反唇相讥。
上面说了一些从儒家的谱系,到宋明的时候,包括程朱,和陆王对本体,和良知的理解,
其实王阳明做了另一个在当时算作是突破的事,他重新提出行在儒学中的地位,
他说的良知是“致良知”,致就代表了行,光嘴上知道,不做的学问是没有用处的,他举了一个例子,当你看到一个孺妇落井的时候,虽然你知道应该救她,但是你没有救,这说明,你还不真正的知道良知的意义。所以你虽然学过《大学》,也不能说你真正的了解里面讲的道理。
其实行一直是孔子宣扬的东西,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里的习,不是学习的意思,而是实践的意思,就是说,当你知道了一个道理,又实践它,那你会很快乐。
而刚才说的从孟子开始,人们渐渐的忽略了孔子的行的方面,而总是说什么心呀,性呀,所以后世人,说从孟子开始道之不传,而到了王阳明这里,行重新被重视了起来。
在王阳明看来,谁都知道应该入则孝,出则悌,但关键是你能不能做到,如果你做不到,也不能说你真正了解这句话的意义。
良知是每个人应该具有的素质,一个人如果没有良知,即使他知道再多的学问,也不能说他达道,良知是《大学》里的东西,在大学里,有三钢,致良知,亲民,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就不说了,只有做到致良知,亲民才能止于至善,
事实上后世对于亲民的理解有很多,程子在注大学的时候,保留亲民,而朱子在注大学的时候把,亲民,改成新民,王阳明一样延续了亲民的用法,
他们觉得,儒学不像学,把人搞的死气沉沉,肩不能提担,手不能挑篮,儒学是活生生的学问,一个亲字体现了人和自己的关系,人和宇宙的关系,亲说明人是活生生的,不是麻木不仁的,所以不能把亲字改为新字。
我非常同意王阳明的看法,看了他的解释,我也了解了亲在亲民里的意思。
我觉的良知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良知,即使再有钱也没有,他只能陷入无尽的物质欲望里。而如果有良知,即使没钱也会很幸福,就像颜子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为什么别人不堪其忧,回却不改其乐呢?后人一直在追寻他乐的是什么,关于这个,我已经在另一篇博文做了研究,
我想说的是,如果人能保持良知,他就能达到孔子,和颜回的孔颜乐处,即使物质条件很贫乏,一样快乐,所以大家应该了解,什么是良知,什么是四心,如果能多看看这方面的书,一定会对自己的修养,境界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