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有人说我看房子的时间短……如果你自己觉得看房子的时间长,那跟我讲讲上两次经济危机和房市大跌(1997,2008)的原因都是什么啊?是新加坡有大变故吗?
房市的走势是遵从供求关系规律的,卖的多于买的就会跌,卖的很多就会大跌。
为什么卖的人会多:因为拿不住了,银行/HDB催债,这中间的原因也不外乎收入减少(工资降低或失去工作、房子租不出去、投资亏钱)和开销增加(利率上涨、重大变故)。
为什么买的人会少:要么是不愿意买(认为会跌),要么是没能力买(理由和上面一样)。
一次经济危机就把大多数事情都给占全了:丢工作、减薪、亏钱、利率上涨。而经济危机本身和新加坡有没有变故没什么大关系——新加坡经济体太小了,世界上有点风吹草动就受严重影响。1997年是东南亚外汇崩溃,2008年是CDO/CDS市场的枯竭,跟新加坡的变故一点关系都没有。
你当然不怕房价跌,因为你是在研究机构工作,工作相对稳定的多,经济危机来了你的收入影响不大。但是大多数人是在业界工作的,经济危机一来可能会被裁退失业或者被迫减薪。97年有些人的房子就是这么没的——那时候OCBC的副总被裁了五年找不到工作你应该不是不知道吧。
08年根本没有大跌。
97年没有可比性。政策已经跟97年以前完全不一样。
08年你没有跟那个时候的形势,认为它大跌了, 而那个时候hdb最大的季跌幅不超过1%。而且是唯一一次下跌。大众condo在2月份最低,而3-4月份我们看的时候不过比08年低不到10%, 也就是5-6万。比起05年来,还是搞很多。而象bishan loft那样的房子,只有3楼的有七十多万的,其他都被抢光。马上大家都不卖了,价钱涨到80万左右。而6-7月看房子的时候,yew tee附近的condo已经完全涨回到08高峰的水平。 lor rong chuan的房子更是比底的时候长了十万。谁也没有预见到这么快就涨回去了。大家都认为要跌了,或者不会涨了。而一年后的bishan loft, 已经是130万了。卖了可以买两个。那时候ura的数据你现在查不到了。hdb如果07年买的现在没有翻倍基本就是笑话了。。你现在再看回09年,房子没有跌。
你要知道新加坡跟美国不同,大家手里大把的cash. 不象美国存不下钱。
新加坡现在人太多,你07年的时候听到几个人赚6千七千的,你现在貌似没有这个数都是低收入了。真正的消费上去了么?有,可就算是按比例的话,大家积攒下来的实际的数目还是多了。。。
真正收入多的人按比例多了么?好像是,2010年的stats board, 双职工的家庭月入超过1万的占34%。更不用说每年薪水5%的增长了。大家的账户里都有些钱。都能够抗住短期的萧条。这样的话,大跌的可能性不大。而40%的限制,16%卖方印花税的限制,更限制了投机,缩小了跌的范围。
收入多的人按比例多了,而绝对的数字更大了。因为基数大了。而几千的新推出hdb就想打水漂一样。一下子就看不见了。
你说的什么副总找不到工作有几个?无关大局吧。
我工作一点也不稳定。观点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你去查查,大概的数据,有多少房子没租出去,或者多大的缺口,大概什么价位,就心里有数了。。。
要跌的话,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大家都从新加坡逃跑了。
08年你没有跟那个时候的形势,认为它大跌了, 而那个时候hdb最大的季跌幅不超过1%。而且是唯一一次下跌。大众condo在2月份最低,而3-4月份我们看的时候不过比08年低不到10%, 也就是5-6万。比起05年来,还是搞很多。而象bishan loft那样的房子,只有3楼的有七十多万的,其他都被抢光。马上大家都不卖了,价钱涨到80万左右。而6-7月看房子的时候,yew tee附近的condo已经完全涨回到08高峰的水平。 lor rong chuan的房子更是比底的时候长了十万。谁也没有预见到这么快就涨回去了。大家都认为要跌了,或者不会涨了。而一年后的bishan loft, 已经是130万了。卖了可以买两个。那时候ura的数据你现在查不到了。hdb如果07年买的现在没有翻倍基本就是笑话了。。你现在再看回09年,房子没有跌。
你要知道新加坡跟美国不同,大家手里大把的cash. 不象美国存不下钱。
新加坡现在人太多,你07年的时候听到几个人赚6千七千的,你现在貌似没有这个数都是低收入了。真正的消费上去了么?有,可就算是按比例的话,大家积攒下来的实际的数目还是多了。。。
真正收入多的人按比例多了么?好像是,2010年的stats board, 双职工的家庭月入超过1万的占34%。更不用说每年薪水5%的增长了。大家的账户里都有些钱。都能够抗住短期的萧条。这样的话,大跌的可能性不大。而40%的限制,16%卖方印花税的限制,更限制了投机,缩小了跌的范围。
收入多的人按比例多了,而绝对的数字更大了。因为基数大了。而几千的新推出hdb就想打水漂一样。一下子就看不见了。
你说的什么副总找不到工作有几个?无关大局吧。
我工作一点也不稳定。观点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你去查查,大概的数据,有多少房子没租出去,或者多大的缺口,大概什么价位,就心里有数了。。。
要跌的话,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大家都从新加坡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