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桐音别馆】“学者”vs“民间”:由昨天的讨论而想到的
<<始页  [1]  2  3  下页>  末页>> 

【桐音别馆】“学者”vs“民间”:由昨天的讨论而想到的看上去讨论已经结束了,然而在昨日的匆忙之中,我感到有一些话,早就想到、也极有必要说说清楚,却尚未一吐为快:为什么人们首先假设“学者”vs. “大众”、“学问”vs. “人生”的分野存在、然后强调这一点并据此导出价值判断——每每令我非常非常不快。我首先必须澄清,我下面要说的话绝不针对这里的任何人;这儿许多人是我认识、并时常往来的朋友;如果有一丝一毫的联系,那将是出于我更不希望看到自己的朋友被这个世界上一些尚未经过设身处地的深思熟虑、却不幸非常流行的偏见所误导的心意。

我曾读过一个目前正在斯坦佛攻读佛学博士学位的中国学子的自叙——他毕业自北大,在此之前先后在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和耶鲁大学拿到两个硕士学位——在即将开始博士学位至少漫漫7年之久的“一生悬命”之前他写下一篇长文,中间有几句话非常令我动容:

“抗战不过8年,在美国攻读人文博士,漫长而又艰苦的事业,在全球跋涉7-10年,学习2-5种语言是常有的事情。只是为了学位已经不足以支撑漫长的求学生涯。想要学有所成的人到了后来,所学的如果不是真正安身立命的学问,如果缺乏着了迷一般的激情,在学术和内心中恐怕也不会得到安宁。”

看了全文之后我更加明白这几句话的分量。然而,对于我所景仰的真正的“学者”,关于做学问、求真知的真正动力与目标所在,昨天已经谈过;今天有必要补充的则是昨天没有触及的一方面:从另一个角度,即所谓的“民间”、“大众”的角度,为什么超越性的坚持不仅正当、合理而且更有必要提倡。

设想对一个刚刚开始读“自然”这一科的小学生,我们不会和他谈电子的Particle-Wave Duality,连想都不会想要这么做;这不仅是因为我们“认为”小孩子不可能理解,而且我们就很清楚的“知道”他不理解;但换做一个主修理工科的大学生,我们便可以饶有兴致的与他讨论、甚至向他请教关于电子的真实面目的问题。再赘述一句,我们不和小学生说这个并不是为了“使他快乐”(make him happy and contented),而只是出于一种“适当”。然而在人文领域,学者们、或者是一个稍稍有点知识的人与所谓的“民间”、“大众”之间的沟通便是另一种不同的情形。

首先,人文领域的终极关怀在“人”的生存,从个体到大群的“人”、兼具兽性与神性的“人”,而有关人生的探讨在很多时候并不像理工科那样依赖背景知识的基础;比如道德和价值观,多少都有一些普世的准则存在,无论学富五车或目不识丁的人都在各自的人生中建立了一些认识而有发言权和辨别力。因此对于人生的探讨没有绝对的层次之分,而只以终极的正确与否为衡量。这是我对圣严的文章的批评立足所在。再进一步,学者或许不能和大众有效沟通的是对确切知识点的探讨;然而探讨这些知识点本身,最终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的生存而更接近完美的价值坐标体系,如昨天所比喻的航行的方向,或和谐的乐曲。如果学术的发展不过是导致了对普世价值观的偏离,那无疑是荒谬的。宽容一点地说,那是学问没有做好,bad academics;但学问没有做好的现象并不能说明做学问本身就不好。

(就我这几年观察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常常对从事学问的人指指点点、颇多怨言和冷嘲热讽的人,往往本身并不从事学术研究。这是为什么我倾向于判断这是一种偏见——事实是,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学界,bad academics很难生存下来;稍有破绽漏洞或者层次有限的话,即有无数同行目光炯炯、恶狼猛虎一样扑上去将其拆解得满地碎片或批判得一文不值……学界的聪明人太多。但我想这也是普世的规律,其他行业也不会幸免。)

另外的角度——这是促使我写这篇短文的最初动机:强调学者与大众的分野、认为一些东西只是学者的专利而没有办法对大众宣讲的想法,潜意识里恰恰埋藏着对大众的怀疑。这种怀疑仿佛在暗示着一种贬低、而不是真正的同情。如果一个学者坚持具超越性的观点,恰恰是因为他不认为“民间”、“大众”不具备理解他的能力;与小学生的例子不同的是,他并不知道、并不肯定大众是否能够明白;然而,他“认为”、并抱定一种信心会有人能够明白、与他讨论甚至给他中肯的批评与建议——哪怕在很多现实的情形下他连一丝回音都听不见。这是我赞成的真正的学者的态度。


附:我谈到的那位留美学子的文章《当泪水滚落》,见这里
http://www.wangxiang.net/New_Folder/wuchang.htm


[沈喑 (2-26 22:1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楼

嗯。。。做学问本身是好的作为一门职业,它并不比其它各种专业性的职业更加脱离人群。

其实我一直怀疑的是,作为常常思考并且有所钻研的人们,在自己追求的意识中,隐隐认为负有某种对大众、对人类的使命的时候,这种使命,它究竟存在与否。我深切怀疑这一点。我愈加学习,愈怀疑艺术史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究竟有没有我们一直认为的那般高尚。或者,这个世界上也许根本不存在什么高尚的东西,只是我们一代一代地自欺欺人罢了。

这引申了我对学者的怀疑。学者所需要钻研的东西是好的,但是,常常无法应用。学者认为好的是一方面,而社会现实并不如理想的好,大众接受的根本就是另外一方面。有限的几本看似煌煌巨著的书籍,能给予人们的教益,实在太少太少了。艺术是一个深深的漩涡,不被卷到涡底,便不能了解它的真相。它对外是一些模糊的美丽而伟大的影子,而对内是不可测知的深海。有些时候,对于接触到它的边界的人们,作为激情鼓励的作用,竟大于艺术本身的意义。更不用说,在一些人人焦虑自危、无心闲情逸致的国度了。。。——我深切怀疑我们希望为之追求的理想,它究竟存在与否。或许我们只是需要有这样的一些漩涡的存在,释放自己的生命能量罢了。
[sarah (2-26 23:5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楼

支持 。说出了我们想说而一直没有时间说出的话。千言万语,化作头像。。。[HyperSG (2-27 0:1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3楼

(引用 sarah:嗯。。。做学问本身是好的作为一门职业,它并不比其它各种专业性的职业更加脱离人群。 其实我一直怀疑的是,作为常常思考并且有所钻研的...)我很久以前说过一句话,好像现在还不过时,曰“更有效率地混饭。” (转载请注明出处--(C)HyperSG @ huasing.org,版权所有,文责所在)[HyperSG (2-27 0:1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楼

(引用 sarah:嗯。。。做学问本身是好的作为一门职业,它并不比其它各种专业性的职业更加脱离人群。 其实我一直怀疑的是,作为常常思考并且有所钻研的...)嗳,其实一直不想讨论这些是讨论不出结果来的,只能越想越混乱。在学到足够的东西之前,这些事情没法去预想的。说起来,只能感到自己的空谈。T_T 不说了。

不说了,还是去瞧瞧我的萝卜烧肉吧,这个总是真实的,眼耳鼻舌身意,占全了。^^
[sarah (2-27 0:1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楼

(引用 HyperSG:支持 。说出了我们想说而一直没有时间说出的话。千言万语,化作头像。。。)头像在哪儿?看不见。。。千言万语……还是看我的头像吧!教学相长,始自先师!

^_^



[九夷 (2-27 0:18,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楼

(引用 sarah:嗳,其实一直不想讨论这些是讨论不出结果来的,只能越想越混乱。在学到足够的东西之前,这些事情没法去预想的。说起来,只能感到自己的空...)你要做的事,没有人会挡得住唯一能够阻挡的,便是你自己了。[省思 (2-27 0:3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楼

dont care abt othersjust leave them alone...they can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省思 (2-27 0:3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8楼

(引用 省思:你要做的事,没有人会挡得住唯一能够阻挡的,便是你自己了。)...太恶心了吧你...萨拉把刚吃下去的汤圆都吐出来了...[hash (2-27 3:02,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9楼

(引用 hash:...太恶心了吧你...萨拉把刚吃下去的汤圆都吐出来了...)不要太专注于自己484SARAH太看重这个“你”了,原本是没有特指的。just "you"..:)
所以SARAH吐了,原来是“你”的缘故啊。。。。。。。。。。。。嘿
[省思 (2-27 9:2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0楼

(引用 省思:不要太专注于自己484SARAH太看重这个“你”了,原本是没有特指的。just "you"..:) 所以SARAH吐了,原来是“你”的缘故啊。。。。。。。。)hash把胆都吐出来了。。。[sarah (2-27 13:04,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1楼

(引用 sarah:hash把胆都吐出来了。。。)真的假的?!还不快去看医生,最近不少得病的[省思 (2-27 13:16,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2楼

不知为何最近看你的文字越来越费力气了……总是绞尽脑汁地使劲思考才能“仿佛”看懂一点点。[香陵居士 (2-27 21:1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3楼

' 学者' 的惶恐与悲观源于与思考学术本身究竟有无任何意义而无法得到有说服力的答案然后就或者悲观地出世, 或者虚伪地入世
[MCMD (2-27 22:4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4楼

(引用 sarah:嗯。。。做学问本身是好的作为一门职业,它并不比其它各种专业性的职业更加脱离人群。 其实我一直怀疑的是,作为常常思考并且有所钻研的...)比较同意你的观点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里,(-荒诞与自杀那一部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证了人生本身的荒诞。之后他提到思想,艺术,文学哲学所有这一系列东西,把这些的出现归因于人类在为自己的荒诞存在寻找价值。

人们生活在地球上,追求真理,(尽管它们稍纵即逝而不是像许多献身者说的那样永恒),为的是人们从中证了自己的道。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那就是说意义是被人们赋予的,而并非先前就在那里。

他又提到宗教,也是我比较同意的观点:说宗教赋予人生意义这一特性比为人们赎罪这一特性更有诱惑力。


以上这些归于一句话就是“赋予意义然后追逐之”,然而我以为并不能算“自欺”。况且别无选择之下,只有寻找意义或者破罐子破摔的两种选择而已,哪种好呢?


沈喑的说法我总体也并不反对,只是她的“学术”所指范围太广,而人们对真理的追求是在许多方面的,对自己希求达到的程度也各自不同。同是爱戏,有人当票友偶尔唱两嗓子,有人却非要毕生倾注,可见心是不同的,愿望也是不同的。方向就更不必说,譬如你喜欢A,他却爱B,你和谈B,见其不但不通,亦且无动于衷,是偏好使然,不必大怒说没有钻研精神云云。随便举个例子,不必对号入坐。

[原非 (2-28 0:49,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5楼

(引用 MCMD:' 学者' 的惶恐与悲观源于与思考学术本身究竟有无任何意义而无法得到有说服力的答案然后就或者悲观地出世, 或者虚伪地入世 )所以意义这东西是不大靠得住的,沈喑说的那位留美学子也说没有激情是无法长期做学术的,是一个道理。

激情不讲道理,凭的是生命中自然迸发的兴趣和激烈的爱。意义则时常顺时而变,难以捉摸。

但学术们,学者们,常需要找意义出来以证明学术之必要,大概是因为现在被称为"学术“的东西,有一大半都和现实脱节。古人说法就是不当吃不当穿,又不能换成银子,那么诸位皓首穷经又是为的什么呢。因此这必定有用。况且世界上不当吃穿不换银子的正经营生还是多得很,解答是人类需要。学术也就是人类需要之一,对真理的精确追求的那一面。

但是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我上面这一大段的意思是说,它的意义不能由它自身来解答,而是由人类需要这个实用性来解答。
[原非 (2-28 1:00,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6楼

(引用 MCMD:' 学者' 的惶恐与悲观源于与思考学术本身究竟有无任何意义而无法得到有说服力的答案然后就或者悲观地出世, 或者虚伪地入世 )您这认识是从上文哪儿得到的?敬请赐教[九夷 (2-28 2:01,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7楼

(引用 省思:dont care abt othersjust leave them alone...they can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随着跟帖的越来越多,您的话居然愈发显示出一点正确性和先见之明。[九夷 (2-28 2:03,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8楼

(引用 MCMD:' 学者' 的惶恐与悲观源于与思考学术本身究竟有无任何意义而无法得到有说服力的答案然后就或者悲观地出世, 或者虚伪地入世 )我认识的几位老师:其一怕学术滑坡
其二怕国人不懂汉语义理
其三怕文化衰退
其四怕人心不懂审美

诸老师皆是看得多了,才有此怕。俗谓越活越胆小云者盖此之谓也夫诸师者先得人心之所同然者也凡庸喑而不察诸师孤明先发不多说了盖幽微者太多了也
[materialist (2-28 8:07,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19楼

(引用 原非:所以意义这东西是不大靠得住的,沈喑说的那位留美学子也说没有激情是无法长期做学术的,是一个道理。 激情不讲道理,凭的是生命中自然迸...)做了学术,可以谋到教职,可以谋生,更好地做学术。所谓以学养学。[materialist (2-28 8:15, Long long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20楼


<<始页  [1]  2  3  下页>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文学艺术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