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房产车市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 | 树形列表
讨论一个关于新加坡和中国公摊的话题
<<始页  <上页   1  2  [3]  4  下页>  末页>> 

(引用 乌贼的马甲:真是活久见,还有为公摊洗地的去过这么多国家,把公摊算进房价的只见过那一家)你这其实就是偏见,因为偏见所以不肯仔细去思考。你倒是说一下公摊到底哪里不对,我还可以反驳一下,你就这样直接发泄情绪,我也就只能说你真的是偏见。总不能说你思考能力不足吧。[hula (8-29 17:12,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1楼

国内的飘窗三角房型阳台也算在公摊里?这个我自己不大懂哈-对于一般消费者,简单的只看套内不是更高效吗?不喜飘窗,就买没有飘窗的;不喜大阳台,就买没有大阳台的 - 如果从得房率来看,数据上可能更多参考,但是没有什么用啊。因为终究一分钱一分货
新加坡的容积率是公开的。好的房型价钱也很直观反映出来
我家里还有个大柱子呢,我喜欢吗,不大喜欢,可是比较便宜,就没怎么在意啦
只在新加坡横向比较的话,表明套内面积,个人觉得简单直接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小花16 (8-29 17:28,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2楼

(引用 hula:你这其实就是偏见,因为偏见所以不肯仔细去思考。你倒是说一下公摊到底哪里不对,我还可以反驳一下,你就这样直接发泄情绪,我也就只能说...)你说偏见就偏见吧反正我觉得让人花钱买公共的地方就是耍流氓[乌贼的马甲 (8-29 18:25,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3楼

(引用 乌贼的马甲:你说偏见就偏见吧反正我觉得让人花钱买公共的地方就是耍流氓)可是公寓所有的公共设施都是业主付费买下了的啊开发商也不会免费给你建,免费给你使用吧[说什么好呢 (8-29 19:20,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4楼

(引用 hula:你这其实就是偏见,因为偏见所以不肯仔细去思考。你倒是说一下公摊到底哪里不对,我还可以反驳一下,你就这样直接发泄情绪,我也就只能说...)公摊有什么不好?公摊造的大大的然后分摊给到房价这还不算不好?而且公摊的面积根本讲不清,开发商会告诉你公摊有哪些面积分别多少吗?有第三方专业机构监督吗?里面注了多少水能知道?

p.s.香港都取消公摊了,这么先进的计算方法怎么那么多人反对呢……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Babyshark (8-29 20:18,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5楼

不宜直接对比国情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体系不同。[青锋明 (8-29 21:00,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6楼

(引用 乌贼的马甲:你说偏见就偏见吧反正我觉得让人花钱买公共的地方就是耍流氓)请思考一下公摊是什么首先,开发商从政府手里拍地,是包括公摊的,就是说公摊这部分也花了钱从政府手里拿到手。
其次,从楼梯导电体到室外装修,开发商都花钱建,都是成本。
这些钱肯定要从买家手里拿回来。
新加坡不卖公摊,其实公摊的成本都算在套内面积的单价里(按照Spring说法,单价是障眼法,你可以理解成都算在总价里,只不过中国算单价是总价除以总面积,新加坡算单价是总价除以套内面积)。
[hula (8-29 21:52,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7楼

(引用 小花16:国内的飘窗三角房型阳台也算在公摊里?这个我自己不大懂哈-对于一般消费者,简单的只看套内不是更高效吗?不喜飘窗,就买没有飘窗的;不�...)国内飘窗阳台都不算哈以前是政府免费送飘窗阳台,所以开发商免费送飘窗阳台给买家(所谓偷面积)。实际上也不是免费送,因为总价比没偷面积的,肯定贵一点。

但现在中国很多城市比较严了,新房基本偷不到了,所以也基本没有飘窗这种产物了。

新加坡飘窗阳台也不算公摊。
只不过是政府送一半阳台给开发商,但开发商跟买家收全部价格,并且开发商会把阳台建的很大很大,为了跟政府多要一点免费面积。。
[hula (8-29 21:57,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8楼

(引用 grab:越简单的方法对消费者越有利,公摊如此复杂的算法,希望lz三思。)公摊其实一点都不复杂。。国内卖法:100平米总面积,80平米套内,20平米公摊,总价100万。
新加坡卖法:80平米套内,总价100万。

多了几个数,多了几个信息,哪里复杂了。。要是不想知道公摊,觉得公摊复杂,你可以屏蔽20平米这个数,屏蔽100平米总面积这个数,就和新加坡卖法一样了。。
[hula (8-29 22:00,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49楼

新加坡的私宅公摊怎么能用中国的算法呢。 组屋公摊怎么算?中国公摊怎么来的?这三个从底层法理逻辑就是三个不同东西,要分清估计要写一大摞

[lioncity_sg (8-29 22:14,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0楼

公摊还有一个问题,假如没有公摊,走廊,楼梯的处置将不由你了,
法律上,新加坡HDB出了门就不是你的
[lgland (8-29 22:27,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1楼

(引用 萧武达:这个怕是有误解,物业费和住的人数并没有关系有一段时间,按厕所多少调整,装修减掉厕所,可以减少物业费 - 有合理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大部...)和住的人没关系,和面积有关系我只是说,面积大,能住人的上限就大,你自己没那么多人去住是你的事情。
但不管你住多少人,面积大多交物业费是合理的。
[hula (8-30 9:38,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2楼

(引用 lioncity_sg:新加坡的私宅公摊怎么能用中国的算法呢。 组屋公摊怎么算?中国公摊怎么来的?这三个从底层法理逻辑就是三个不同东西,要分清估计要写一�...)因为底层逻辑是一样的啊。。开发商拍地,是拍建筑面积(包括中国的公摊,和新加坡的不管叫什么反正都包括)。

开发商建楼,楼梯电梯电梯机房水电读表等等,都占面积,都要装修,都是成本,都算到总价里。

卖房的时候,中国单价按照总价/总建筑面积(套内+公摊),新加坡单价按照总价/套内算,无论怎样,公摊部分的成本都算到总价里去了。

中国只不过把公摊明码标价出来,新加坡没有明码标价出来。

以中国逻辑,新加坡买我说的那个楼就是有点亏的(因为同样的总价,在中国会更便宜)。但反过来,新加坡买我说的那另外一个楼就是有点赚的。

同时,新加坡因为不标公摊,所以开发商会减少公摊,尽尽只满足政府最小规范标准即可。因为多出来的每一块地他都赚钱,减少一点他多赚一点。

但中国标公摊,因为人买房的时候愿意按照单价来比较(无论是不是骗人或者障眼法,但是事实就是人愿意拿单价比较两个不同的楼),所以开发商公摊大公摊小他赚同样多的钱(因为卖的单价要和周边基本一样),所以中国公摊就会有的多有的少,选择比较多(为什么有人会选大公摊,你住过一梯一户,两梯两户就知道有多爽了),并且公摊信息全部在产证上比较透明,就会出现不患寡而患不均,很多人根本不想理解公摊是什么,骂就行了,你看本论坛也是,很多人根本不去想背后底层逻辑,直接骂就行了。


[hula (8-30 10:17,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3楼

(引用 hula:这个说实话,我并不觉得开发商赚的有7%那么多。因为每个开发商都知道会多赚7%,所以拍地的时候都考虑进去了。 如果竞争是充分的,那么其�...)开发商成本如果说开发商知道这一部分是赚钱的就把其他部分利润降低,为了拿地,可能有人这么干,不过真正拿到地的可不是靠这一部分……
这个只是澄清一下,本地房子虽然没有公摊,但也不是100%得房率,这两个描述不是对等的,但很多人以为对等。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你若安好 (8-30 10:49,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4楼

(引用 hula:因为底层逻辑是一样的啊。。开发商拍地,是拍建筑面积(包括中国的公摊,和新加坡的不管叫什么反正都包括)。 开发商建楼,楼梯电梯电梯...)这个说的挺好。本地寸土寸金,大众房子以实用为主,政策也是偏向实用。国内相对更倾向于实用加气派,颜值权重比本地大,所以公摊大一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其他都是数字而已,不能完全和利润成比例,最大的影响还是市场。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你若安好 (8-30 11:01,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5楼

(引用 hula:请思考一下公摊是什么首先,开发商从政府手里拍地,是包括公摊的,就是说公摊这部分也花了钱从政府手里拿到手。 其次,从楼梯导电体到室�...)容积率和公摊比,有木有意义?公寓里的facilities要不要算公摊呢?
还是再修个门槛,用的付钱,不用就不付?
还有一楼的公摊和高层的公摊怎么摆得平?
一楼不用电梯,二楼用比较少,是不是要discount?

用“绝对平均”的观念,看市场,就会出来妖魔鬼怪
[萧武达 (8-30 11:08,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6楼

(引用 hula:和住的人没关系,和面积有关系我只是说,面积大,能住人的上限就大,你自己没那么多人去住是你的事情。 但不管你住多少人,面积大多交物�...)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地方2000尺和1000尺的share一样,权利一样,物业费也一样[萧武达 (8-30 11:11,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7楼

(引用 hula:因为底层逻辑是一样的啊。。开发商拍地,是拍建筑面积(包括中国的公摊,和新加坡的不管叫什么反正都包括)。 开发商建楼,楼梯电梯电梯...)更正 单元总建筑面积 =!套内+公摊不是这个算法
了解一下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居住面积的定义?
还有所谓的套内面积, 那是销售的概念
[萧武达 (8-30 11:15,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8楼

(引用 萧武达: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地方2000尺和1000尺的share一样,权利一样,物业费也一样)这样做有个很强的逻辑基础和理由私人居住产业,门以内是自己管理的, 而无论面积大小,享受的公共分担资源是一样的 (物业费是公共部分的服务分担)
所以,按人数, 厕所数,用水量来计算管理费,都比按面积更合理
如果要说公平的话。。。。。 是不是
[萧武达 (8-30 11:20,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59楼

(引用 hula:你这比喻太夸张。正常的比喻是。在中国,我去买一斤苹果,告诉我8两肉,2两皮。价格1块钱。 在新加坡,我去买8两肉,价格1块钱。皮多少不...)不要偷换概念在其它地方,一斤苹果一块钱,明码标价,消费者不用关心实际过程中种子化肥农药物流成本各是多少。

在中国,你付了一块钱买的一斤苹果,实际苹果只有八两,商家说剩下二两是运输损耗。

这是哪门子的透明。
[pillarcate (8-30 12:30,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0楼


<<始页  <上页   1  2  [3]  4  下页>  末页>> 
登录 | 首页 -> 华新鲜事 -> 房产车市 | [刷新本页] | 切换到:传统版 / 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