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令人怀念的人们
所在版块:悟入棋途 发贴时间:2003-10-29 21:21

用户信息
复制本帖HTML代码
高亮: 今天贴 X 昨天贴 X 前天贴 X 
美国


  为了在国外普及围棋,1971年我和妻子两人一起去了美国,那是我第一次去美国。先是夏威夷、洛杉矶、纽约,最后是旧金山。去了各个城市的日本棋院支部,在那里下指导棋。

  别的棋手去美国的时候,有着为日本棋院建设新会馆拉赞助的任务,所以他们是棋院出钱去的美国。但是我因为还兼带着自己的旅游,所以费用都是自掏腰包。访问欧美国家,还是第一次,所以对所见所闻的一切都感到很新奇。


  在洛杉矶的时候,我同时和15个人下,就是十五面打。在旧金山的时候,我还下过三十面打。夏威夷也好,西海岸也好,有很多的日本人或是华侨围棋爱好者,他们都知道我,所以各地都为我召开了欢迎会。

  在纽约待了5天,每天都去日本棋院支部的围棋中心。在那里下棋的全都是电信电话公司里的职员。还有的人是在著名的“贝尔”实验室里工作。和他们下棋聊天,我了解到,美国人的家庭,如果没有妻子的同意,丈夫只能一星期来围棋中心下一次棋。可以说那是一个以家庭团聚为第一的国家。所以我认为要在欧美发展围棋,必须先从女性开始。

  因此我就设计出了九路棋盘。普通的围棋盘是十九路,也就是横纵19条线交错。如果拿大棋盘教女性学围棋的话,一盘棋不知道要下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但若是九路棋盘的话,一方下个30余手,盘上棋子差不多就满了,对局自然也就结束了。日本最小的棋盘是十一路棋盘,但我认为九路盘是最合适的。如果女性学会了下围棋,那么她们也会很自然地教会他们的孩子,这样围棋就可以普及了。

  在夏威夷的日裔,因为他们大多是出生于明治末期的,所以说的是古日语,这点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看海的时候,突然有人说“打鱼”,但用的是“渔火”的“渔”的发音。比起日本人,夏威夷的日裔更加了解很多古老而优美的词语。在海外的华侨也同样,一直是遵循孔子的古老思想的。




讣报


  有一段时间接连有讣报传来。我的老师濑越宪作先生于1972年去世了,享年83岁。

  濑越宪作先生是自杀。那天早晨接到电话后,我马上和妻子一起赶去了西荻洼(东京杉并区)的老师家,到了那里,警察已经来了。在他的遗书中有这样的话:“因为不能下棋了。”


  濑越老师出生于濑户内海的能美岛(广岛县),曾经在广岛一中读书。他对《论语》还有汉诗都十分了解,书法也写得很好。他的雅号是广岛城的别称“鲤城”。对于日本棋院的成立和战后棋院的复兴,他都尽了最大的努力,此外他还整理了“御城棋谱”和“明治棋谱”,总之,濑越宪作先生为日本围棋所作的巨大贡献是无法估量的。

  木谷实先生是1975年66岁的时候去世的。他和我关系亲密,长期以来一直有着特殊的交往。

  木谷先生很热心研究,他有一段时期很重视中央的势力,后来有一个时期又变成重视边角实地,棋风一直在不断地变化着。总而言之,我觉得那是他求道精神的表现。他是那种对围棋专心致志的人。每逢遇到问题,他会从很多方面去研究,直至自己能够理解,弄清楚为什么为止。这样的研究精神在现在棋手中越来越少了。

  即使和业余棋手下棋,他也非常认真。和日兴证券的创始人远山元一先生下指导棋,每每也要花上一整天,就像是在下正式比赛。我觉得双方都很有忍耐心。据说下的是让九子棋,十年间没有升上过一子。作为远山先生来说,他如此忍耐这件事本身也是值得自豪的吧。

  木谷先生病倒的时候,正好是我在场,成为第一个发现者。当时,我俩一起坐在沙发上,突然我觉得木谷先生的样子有点奇怪,因为他嘴里流出了口水——是脑溢血。

  在他住院的时候我还去看过他。因为听说是病危了,所以赶紧赶过去。在他的枕边跟他打招呼说“木谷先生”,他没有反应,意识不明。可是,当跟他提到“光君在把握胜机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时,木谷先生却动了一下身旁的一根木棒——光君指的是木谷先生的女婿小林光一九段。

  这之后,木谷先生竟奇迹般地康复了,在医院住了一个月左右就回家了。但是半年后身体状况又突然恶化,离开了人世。




木谷一门


  木谷实先生的一个伟大功绩就是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棋手,他门下的弟子的段位加起来已经超过五百段了。有一段时期,所有的冠军头衔得主都是木谷门下的。

  棋圣战上,从1983年开始到1999年为止,夺得棋圣头衔的是赵治勋、小林光一、小林觉,他们都是木谷先生的弟子。从70年代到90年代的名人战和本因坊战上,也是大竹英雄、石田芳夫、赵治勋、小林光一、加藤正夫、武宫正树等九段轮流坐庄。其中不是木谷门下
的就只有林海峰九段了。

  木谷先生还培养了本田幸子七段、小川诚子六段、小林千寿五段等优秀的女棋手。眺望那时的棋界,与其叫日本棋院不如称之为木谷棋院更为恰当——日本棋院之所以有今天,可以说都是受益于木谷先生。

  战后,木谷先生就去全国各地挖掘有才能的孩子,然后把他们带回来作为内弟子留在家里。在他当时的平冢(神奈川)的家里,数百坪的院子里种了庄稼,养了山羊,以此作为维持和供给家里和一大群内弟子的食粮。

  木谷道场真是人才济济。大竹很聪明,而且懂礼节。我和大竹下过好几盘棋。但那时正好是受交通事故后遗症困扰的时期,所以我一局都没有赢。大竹和林海峰曾经一起共领日本棋界的风骚,于是,那一段时期被称为“竹林时代”。

  石田芳夫从林海峰手中夺走了名人和本因坊,是十分灵巧的人。他有一个外号叫做“电子计算机”,算路又快又准。他的形势判断十分准确,往往在很早的阶段就知道这么下就赢了。虽然他的棋风朴实,但能在势均力敌的形势下取胜,他准确的形势判断起了决定性作用。有一段时间“电子计算机”出毛病了,但最近石田又复活了,成绩不错。

  武宫的宇宙流十分注重中央的势力,特点十分鲜明。赵治勋的棋很实用。现在他的成绩不太理想,但他是很有信念的人,名副其实的一流棋手。

  比起木谷先生培养了众多的后辈棋手来,我更想把围棋推向世界。



荣誉博士称号


  香港的中文大学是一所名牌大学。1986年我获得了香港中文大学授予的“荣誉文学博士”称号。

  这是由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推荐的。杨先生住在美国,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是60年代还是70年代,我记不清了,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汤川秀树博士邀请杨教授来日本,我在那时和杨教授见过面。记得是杨教授打电话来联系的,说“见见面吧
”。杨教授在上海的父亲特别喜欢下围棋,对我的情况很了解。

  说实在的,对于杨教授我是一点都不知道。见面的时候,我递上了围棋书,杨教授才第一次跟我说明他是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研究是当时最先进的领域,由于正好是冷战最盛的时期,有才能的物理学家随时都有被绑架的可能性——杨教授这样对我说,听上去就像是间谍小说里发生的那样。

  就是在日本,杨教授似乎也有那样的不安,我带他去了盛毓度先生经营的高级中国料理店“留园”。后来是盛先生开车送杨教授去的机场。

  我和妻子一起去香港接受“博士”称号,同时又和杨振宁教授见面了。当时还有机会见了香港总督,并和他说了话。虽然是一个英国人,但是个中国通,我印象很深的是他的北京话说得非常地道。

  在香港,人们给我介绍了两位围棋天才少年:常昊和周鹤洋。两个人都只有10岁或者还不到,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当时他们还是跑跑跳跳的。但是一下让二子、三子的指导棋,就马上发现他们很有天赋。

  两年后,我作为日本文化围棋代表团的名誉顾问,去了中国的北京、福州还有上海等地访问,是和作家江崎诚致他们同行。在上海下指导棋的时候,有一位少年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他就是常昊。当时他的棋力已经达到了中国围棋第一人聂卫平让二、三子的实力了。短短的10年后,常昊、周鹤洋都成为了世界顶尖的职业棋手。




陈祖德


  说起中国围棋复兴的恩人,首推陈毅将军。他是和毛泽东主席一起打天下的将军,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后,陈毅将军是上海的第一任市长。陈毅将军十分喜爱围棋,据说是为了革命,他把棋盘扔到了长江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国内局势逐步稳定,在陈毅将军等人的努力下,围棋重新受到重视。从50年代起开始了中日间的围棋交流。


  我前面也说过,京剧名角梅兰芳就曾推荐两位天才少年来日本留学,但因为长崎发生了焚烧中国国旗的事件,留学事宜最终告吹。那两名天才少年就是陈祖德和陈锡明。1962年他们作为中日友好围棋访问团成员,来到日本。

  听说出发前,周恩来总理还把陈祖德给叫去了,说:“到了日本,要亲自登门拜访吴清源。”我还记得陈祖德来我在小田原的家里拜访的情景。这个代表团里,和日本职业棋手下,就只有陈祖德的成绩是4胜3败,胜多败少。因此他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后来又提起过聂卫平和吴淞生等来日本留学的事情。我已经计划好了让他们住在我家里,然后每天去棋院学棋,为此我还去找了曾经和我签过专属协议的《读卖新闻》社,请他们提供经济支援。留学的事情都谈得差不多了,但最后还是没能来成。日本棋院只肯给聂卫平五段的资格,这也是中国方面的不满之一。

  为此,聂卫平更加发奋用功,几年后,在中日间的比赛里战胜了坂田荣男九段。这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之后中国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陈祖德本身就是一位先驱者,他为了振兴中国围棋倾注了很大的心血,现在是中国围棋协会主席。实际上,中国这10年围棋水平高速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可以和日本、韩国相抗衡的围棋强国了。

  我听说,陈祖德主席在2001年春天的时候,召集中国的一流棋手说:“要向在日本的吴清源老师学习。”这是对我经常研究新下法的精神的一种表扬吧。我迫切地希望我的研究能对年轻棋手有所帮助。


.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相关帖子 我要回复↙ ↗回到正文
《中的精神》-- 吴清源自传 玄之又玄   (362 bytes , 332reads )
似乎3月份的时候有人转过了... 怪怪@_@   (0 bytes , 251reads )
Oh.. 玄之又玄   (26 bytes , 153reads )
吴清源大师简介(转) 玄之又玄   (2203 bytes , 213reads )
《中的精神》中文版自序 玄之又玄   (2267 bytes , 179reads )
第一章 中和 玄之又玄   (7476 bytes , 200reads )
第二章 出生在中国 玄之又玄   (12119 bytes , 174reads )
第三章 来日初期 玄之又玄   (5710 bytes , 183reads )
第四章 新布局的研究 玄之又玄   (7414 bytes , 180reads )
第五章 从疗养到镰仓十番棋 玄之又玄   (8870 bytes , 202reads )
第六章 结婚和信仰 玄之又玄   (13601 bytes , 197reads )
第七章 不败的十番棋 玄之又玄   (13407 bytes , 223reads )
第八章 交通事故 玄之又玄   (7728 bytes , 175reads )
第九章 令人怀念的人们 玄之又玄   (7699 bytes , 178reads )
第十章 21世纪的围棋 玄之又玄   (3986 bytes , 188re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