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八卦】我们三十年后的CPF能够我们养老么?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98 楼,分 5 页, 当前显示第 2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上一页   1  [2]  3  4  5    末页>>
作者:vcxz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149) 发表:2013-09-03 14:06:41  21楼
不是新币贬值,是人民币升值了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唐甬 (等级:14 - 天人和一,发帖:8040) 发表:2013-09-03 14:56:00  22楼
以后就是老家伙退不了休,年轻人找不到工作七十来岁还得赚钱养孙子。
您的说法自相矛盾啊
老人退不了休,年轻人找不到工作,这种滑稽的情况地球上曾经出现过么?
要知道现在中国是劳工荒啊。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大壮壮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3481) 发表:2013-09-03 15:20:59  23楼
您的说法自相矛盾啊老人退不了休,年轻人找不到工作,这种滑稽的情况地球上曾经出现过么? 要知道现在中国是劳工荒啊。
不完全矛盾
荒的那部分说白了社保负担不大,可能这也是荒的部分原因?荒的那部分没人愿意做,与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和谐统一着。需要逐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和就业观逐步转变两种力量慢慢驱动达到平衡啪。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新双钱 (等级:4 - 马马虎虎,发帖:1317) 发表:2013-09-03 15:25:53  24楼
不是新币贬值,是人民币升值了
东南亚货币都已贬值
人民币升值才是可怕的前奏
希望能控制好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x4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7267) 发表:2013-09-03 15:54:20  25楼
刚帮一个同学做储蓄规划有兴趣找我
同学是sc银行的 CFA lv3 candidate
层主是NTU EEE工科毕业AIA的 也在考CFA 喜欢用数字和contract证明自己推荐的东西
约出来谈谈反正是免费 请短信97779111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奔三的小妇人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1450) 发表:2013-09-03 15:56:21  26楼
中国大陆的退休金制度尚在完善,目前作用并未发挥得力要做到退休金养老还至少需要30年到50年的制度建设,目前远远不够。 中国的养老,是靠庞大的民间储蓄的,但在房地产高涨的今天,很多民间储蓄已经变成了不动产, 这既是好事,也是风险。所以,需要软着陆。目前,尚未软着陆,太难了,大约需要8到10年也许可以真正软着陆,如果这期间没有发生不可预测的国际经济政治大事件的话。
你说的好专业哦!赞一个!
可是即时象你说的,中国的养老制度有潜在的风险,但是肯定会越来越健全的。拿我父母来说吧,他们有稳定的退休工资,起码不用象这边很多老人一样出来端盘子开出租,未来怎么样很难说,可是新加坡的CPF制度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未来能改变吗?能改变多少呢?过去和这边一个从政府部门退休的老人同事聊天,他说他年龄到了之后,政府就一次性给了几万快钱然后他就失业了,没办法又出来去做猎头了!后来我离开了只做了三个月的猎头公司,过节的时候问候他,问他还在那里吗?他说: Beggers have no choice! 当然是开玩笑拉,可是里面透着多少无奈阿!!!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唐甬 (等级:14 - 天人和一,发帖:8040) 发表:2013-09-03 16:16:08  27楼
分享一篇关于新加坡养老的文章
文/新浪财经新加坡特约观察员 张圆

  在人口密度高、人均自然资源占有率可以堪称“贫瘠”的新加坡,低生育率下的老龄化也颇令政府头痛。公积金养老制让新加坡老人的老年生活必须依靠年轻时的储蓄。移民、通胀、产业升级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挤压着老年人的生存空间。自力更生的岛国精神让人民与政府一起选择了积极应对。

  2012年,新加坡的老龄化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年满65岁的新加坡人已达到公民总数的9.3%。名列亚洲老龄化社会前茅。

  而最新调查显示,新加坡的生育率仅1.2,远远低于2.1的平均水平,在亚洲生育率最低的几个城市中榜上有名。这意味着,将来平均有生产力的人口,将要为老人的生存提供更多资源。

  同样,中国社会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增长的压力。到2050年,60岁以上的老人将占人口总数的34%。全世界四分之一的老龄人口将挤压在中国。

  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中国,专家建议延长退休年限延长至65岁,加之本就存在的双轨制养老的不公,立刻引来争议纷纷。

  在人口密度高、人均自然资源占有率可以堪称“贫瘠”的新加坡,低生育率下的老龄化也颇令政府头痛:随之而来的移民问题、高通[微博]胀率、经济转型带来的失业,正挤压着为新加坡奉献了一生的老年人的生存空间。

  以高效与务实为本的新加坡,尽管在养老问题上饱受诟病,但政府与人民一起选择了自力更生与积极应对。

  高效社会里的自力更生式养老金

  2000年,千禧年的到来也让新加坡社会迎来了老龄化。但早在1955年,新加坡就预料到了这一发展趋势,成立了中央公积金局,公积金的概念在世界上首次出现,它以个人负责为主体,并采取完全积累式财务机制应对养老问题。相较于养老保险的互助共济性,公积金更强调自力更生。

  在职的每个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有一个公积金户头CPF(Central Provident Fund)。员工拿出个人月工资的20%,雇主出该员工月工资的16%放入CPF(工资上限为5000新币,即若月收入多于5000,CPF按5000算百分比)。CPF的钱平日只能用于购买住房、医疗。62岁时,可选择将CPF里的钱连本带息全部取出,自由支配。

  而且,政府为了避免公民提早透支公积金,还将提取CPF的最低数额提高到了117000新元(约582912人民币),也就是说,必须存够117000新币才可以把钱拿出来,并考虑将拿出公积金的岁数延长至67岁。

  所以,新加坡人年轻时必须努力工作,老了才有足够的钱渡过余生。但这对低收入者而言,所剩寥寥的公积金意味着晚景凄凉。

在新加坡食阁工作的老人。(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张圆 摄)
  第一次来新加坡的外国人往往惊讶至极:满头白发,拖着不够硬朗身躯的老年人依然在工作!出租车司机、食阁(食阁就是在一个大厅里,四边是各种各样的快餐档,熟食档在,价格非常便宜一顿最多5新币就可以搞定)里收拾碗筷的服务员,随处可见老人的身影。老了,还需要工作吗?

  72岁的陈阿姨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她耐心地收拾着食客们留下的残羹冷炙,并擦干净桌上的污渍。白发与皱纹让她在食阁里用餐的年轻人中格外显眼。有时候她会仔细观察,发现有人快吃完了,于是走上前,礼貌地说:“可以收拾了吗?”

  在食阁(类似于新加坡的民众食堂)的饭点,忙碌的新加坡人来去匆匆,尽快清理用餐桌面能腾出更多座位给后来的食客。陈阿姨对工作很认真。

  “老伴前几年去世了。儿女工作都很忙,也没有那么多工钱来养我。公积金的钱不够花。”陈阿姨对记者说,自己养自己,直到劳动到动不了。

  68岁的出租车司机谢昌国则认为,多挣一些钱也没什么不好,现在还干得动。他告诉记者,自己还有一套四房式组屋(类似于中国国内的三室一厅),儿女都各自成家了,自己和老伴住一间,其他两间租给在新加坡打工的中国人,“每个月还能租房赚1200块。”

  80%的新加坡家庭都有一套组屋,组屋就是新加坡的经济适用房,在某个意义上而言,组屋是新加坡政府给公民的隐性养老金。这种房较私宅来说售价低,实用,一套110平的五房式大约售价为40万新币左右(200万人民币),(外国人无此福利,只有公民才有资格以家庭为单位购买)。为了应对养老,有的人将组屋出租获利,有的人则卖出,换取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小房子和一笔钱以供老年生活。

  组屋带有国家给公民的股份性质,当初这种廉价适用房是政府“居者有其屋”计划下给民众安居乐业的保障。在养老时,组屋的隐性价值也在移民社会得到了充分体现。

  通胀与经济转型挤压下的生存空间

  以不变应万变有时候并非真理。

  不变的永远是CPF里的固定数额,难改的是一生养成的职业习惯。一旦退休,CPF便没有增长的可能。或者正走向退休时,却遭遇了新的职场环境。对老年人及中年即将面对老去的人来说,通货膨胀、产业升级、经济转型、不断涌进的移民,都是为晚年生活累计重担的字眼。

  据新加坡人力部近期公布的《2011年新加坡工资报告》显示,尽管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就业市场紧缩还是迫使工资水平上涨。但在高通胀率压力下,生活费节节攀升,实质基本工资下跌了0.8%。

  比方说,前几年,3元左右就能买一份食阁的套餐,现在却要4、5元左右才能买到。其他物价也在不同程度地增长。这对在职有固定薪资的人来说,影响并不大,因为工资水平还可能提高,各类花红(奖金)也在补充。但对于老年人,这意味着他们手中的养老公积金只能眼巴巴地坐等缩水贬值。

  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是新加坡应对全球形势变化的关键词,高速发展与积极应变保证了国家的富裕,但对老年人、中年人而言,却很可能意味着成为死在沙滩上的前浪。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出口工业逐渐淘汰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服务业也自此飞速发展,2000年后,金融危机、美伊战争等的影响下,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出现衰退,为此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转变开始进行,创新、重组型经济使新加坡过渡到了知识型经济的新纪元。

  十年时间将一批挣扎的中年人送到了老年生活的门槛,也差点让他们卷入失业的险境。吴成豪就是其中一员,64岁的他告诉记者,退休前在晶圆加工厂工作,之前也数度转行,面对新的职业技能要求,他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年轻人显然比他更容易接受新知识。而且,随着工业成本的增长,加工厂也自身难保,08年一度大批裁员,他就成为了被裁的一员。

  “而且,移民也越来越多。房价也因此上涨,工作机会也被他们抢走了。”吴成豪表示,中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地来新加坡工作的人不断增多,这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没有自然资源、加之低生育率,新加坡唯一的依靠就是“人”,引进大批移民为本土经济换血是发展的必要途径。高至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低至劳动力务工者都纷纷涌入。这些没有背景、年轻力壮的异乡人让本就残酷的职场竞争更加激烈。面临退居二线、收入普通的新加坡人感到压力重重。

  留学新加坡的李宇就碰过一个骂骂咧咧的老头,嘴里念叨着“中国人又来抢饭碗了”“不要来我们新加坡啦。”颤颤巍巍,又神情古怪。“还有一次,一个卖面包的老阿姨突然对我说了一句,中国人哦?来这边赚更多钱啊?”这大约也反映了老去的劳动力对移民的迷茫与畏惧。

  岛国“乐龄”们的职场“第二春”

  在新加坡,60岁以上的老人被称为“乐龄人士”。“乐龄”带着几分期许的美好:乐而忘龄,乐观进取。

  进入老年,还有一颗进取的心十分不易,但在工作第一的岛国,似乎还想重返职场,“物尽其用”的老人并不少。

  张宝印就是其中一位。她现年62岁,退休后在一家书店做出纳。从小受华文教育的她英文水平并不是很好,为了让工作更加顺利,她走进了有政府补助的英语高级班。

  她像一个学生,背着双肩包过来上课,在中青年居多的教室里显得稍微有些不同,“我觉得还能学习到一些东西。”她说。“我还有两个儿子在上大学,英语提高了顾主能给我更多的工钱。而且这个班的费用很优惠,才100多块,有90个小时的培训课时。”

  新加坡劳动发展局WDA(Workforce Development Authority)与培训机构合作,开办了各类提高劳动技能的培训班,面对新加坡公民与永久居民的收费很便宜,费用仅私人培训机构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不少老年人也在这里找到了提高职业技能的途径。政府也开办各种培训机构帮助老年人进入职场“第二春”。

  刚退休不久的林伟祥,以前在企业做会计,虽过了60,他仍然觉得自己可以去工作,“不工作感觉没事情可干,收入也不多,出去反而生活没那么闷。这么多年工作,习惯了。”他告诉记者,七月底他打算参加政府近期组织的老年人重入职场的咨询会与讲座,找找机会。

  新加坡全国职工总会为年满55岁的长者成立了组织ULIVE,旨在帮助老年人重返职场。类似的帮助老年人调整心态、提高职业技能、免费健康检查等活动也时常举办。社区也常常组织老年活动。

  在忙碌的新加坡,尽管养老依然堪忧,但能在现有的形势下给老人帮助,政府与人民形成良性互动,算是十分积极面对问题了。

  尽管新加坡早已跃居亚洲发达国家之列,经济发展仅次于日本,但常怀危机意识的新加坡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新加坡,又小又没有自然资源,只有靠我们自己勤奋努力才能生存。

  这让人想到上个世纪的一次会谈:70年代末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惊讶于曾经的小渔村变身为经贸中心,他问李光耀是如何做到的。李光耀的回答是:“我们不像你们中国,有的是状元、文人,出身显赫,我们只是福建、广东这边没有田地农民的后代。我们做得到,你们也可以。”

  貌似自谦,实则带有英雄不问出身的自诩,这句话让邓小平沉默良久,多多少少也反映了新加坡的传统人格:只有自立自强与努力奋斗才能渡过难关。

  (本文作者介绍:阴差阳错来到新加坡工作并常驻于此,体验香蕉式华人世界。)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33) 发表:2013-09-03 16:29:02  28楼
你说的好专业哦!赞一个!可是即时象你说的,中国的养老制度有潜在的风险,但是肯定会越来越健全的。拿我父母来说吧,他们有稳定的退休工资,起码不用象这边很多老人一样出来端盘子开出租,未来怎么样很难说,可是新加坡的CPF制度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未来能改变吗?能改变多少呢?过去和这边一个从政府部门退休的老人同事聊天,他说他年龄到了之后,政府就一次性给了几万快钱然后他就失业了,没办法又出来去做猎头了!后来我离开了只做了三个月的猎头公司,过节的时候问候他,问他还在那里吗?他说: Beggers have no choice! 当然是开玩笑拉,可是里面透着多少无奈阿!!!
你父母有稳定的退休工资,估计是在城市里。
问题是,是否中国的每一个公民(包括农村的)都像你父母那样,有稳定的退休工资?
中国区域差异很大,城市里的人往往享受了更多发展成果。如果拿中国政策的得益群体,和新加坡平均群体做比较,恐怕不公平。
说白了退休养老需要钱,这个钱别管谁出(政府还是个人出),都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都不是凭空多出来的。在国内,大体上是目前的年轻人养目前的年老人,广大群众养机关干部。谁能保证目前的年轻人老了,那时候的年轻人创造的社会财富,会足够支撑那时候的年老人的养老?其实我父母和楼主的父母类似,他们都有不错的退休金。但我在国内其他的年轻亲戚,到退休的时候是否能享受到和我父母类似的退休福利,我实在很疑问,他们也疑问。
希腊的破产危机,就是因为社会福利高,但社会总财富不足以支撑高福利,所以在破产边缘挣扎,屡屡需要欧盟救助。
而澳洲,加拿大等高福利国家,共同特点就是地广人稀,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刨出来就是钱,可以大大补充社会财富,所以目前他们的福利政策还可以延续。
新加坡就是一个城市,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几乎为0,而且人口变化很快,断然不可实行高福利(同时高税收)政策,而必须实行养老靠自己的政策。因为高福利的政策,一个弊端就是养懒人,让更多人消极工作,又没有自然资源,将来会面对的社会总财富不够的巨大风险。
在目前的条件下,CPF 制度可以说是最有效的制度(虽然不完美)。CPF 是强制为退休准备的储蓄,能力高的就多存,能力低的就少存,政府给CPF 远远高于银行存款的利息(虽然未必赶得上通货膨胀)。有助于激发国民年轻时候就努力工作的积极性,总体上可以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同时政府对低收入阶层有政策倾斜,在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大原则下,照顾弱势群体,兼顾公平。
我很支持新加坡的CPF 政策。同时我也有楼主同样的顾虑,CPF 或许赶不上通货膨胀,所以我目前有几个做法:
1. 我的住房贷款用现金偿还,不用CPF,因为CPF 的利息是现金存款的30倍;
2. 努力工作赚钱,多创造财富,尽量为自己的退休积累更多;
3. 根据自己情况,购买适当比例的理财产品,期望于 long term 跑赢通货膨胀。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唐甬 (等级:14 - 天人和一,发帖:8040) 发表:2013-09-03 16:35:20  29楼
你父母有稳定的退休工资,估计是在城市里。问题是,是否中国的每一个公民(包括农村的)都像你父母那样,有稳定的退休工资? 中国区域差异很大,城市里的人往往享受了更多发展成果。如果拿中国政策的得益群体,和新加坡平均群体做比较,恐怕不公平。 说白了退休养老需要钱,这个钱别管谁出(政府还是个人出),都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都不是凭空多出来的。在国内,大体上是目前的年轻人养目前的年老人,广大群众养机关干部。谁能保证目前的年轻人老了,那时候的年轻人创造的社会财富,会足够支撑那时候的年老人的养老?其实我父母和楼主的父母类似,他们都有不错的退休金。但我在国内其他的年轻亲戚,到退休的时候是否能享受到和我父母类似的退休福利,我实在很疑问,他们也疑问。 希腊的破产危机,就是因为社会福利高,但社会总财富不足以支撑高福利,所以在破产边缘挣扎,屡屡需要欧盟救助。 而澳洲,加拿大等高福利国家,共同特点就是地广人稀,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刨出来就是钱,可以大大补充社会财富,所以目前他们的福利政策还可以延续。 新加坡就是一个城市,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几乎为0,而且人口变化很快,断然不可实行高福利(同时高税收)政策,而必须实行养老靠自己的政策。因为高福利的政策 (more...)
中国养老保险覆盖超过七亿人
原标题: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群超7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于清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10日在北京表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今年内将实现制度全覆盖,目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群已超7亿人。

  在当天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胡晓义介绍说,截至8月底,中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部启动了新农保的试点,绝大多数县级行政区启动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工作。目前,中国已有4.32亿城乡居民被纳入到这两项制度当中,城镇职工参保人群也达2.95亿。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唐甬 (等级:14 - 天人和一,发帖:8040) 发表:2013-09-03 16:37:09  30楼
你父母有稳定的退休工资,估计是在城市里。问题是,是否中国的每一个公民(包括农村的)都像你父母那样,有稳定的退休工资? 中国区域差异很大,城市里的人往往享受了更多发展成果。如果拿中国政策的得益群体,和新加坡平均群体做比较,恐怕不公平。 说白了退休养老需要钱,这个钱别管谁出(政府还是个人出),都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都不是凭空多出来的。在国内,大体上是目前的年轻人养目前的年老人,广大群众养机关干部。谁能保证目前的年轻人老了,那时候的年轻人创造的社会财富,会足够支撑那时候的年老人的养老?其实我父母和楼主的父母类似,他们都有不错的退休金。但我在国内其他的年轻亲戚,到退休的时候是否能享受到和我父母类似的退休福利,我实在很疑问,他们也疑问。 希腊的破产危机,就是因为社会福利高,但社会总财富不足以支撑高福利,所以在破产边缘挣扎,屡屡需要欧盟救助。 而澳洲,加拿大等高福利国家,共同特点就是地广人稀,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刨出来就是钱,可以大大补充社会财富,所以目前他们的福利政策还可以延续。 新加坡就是一个城市,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几乎为0,而且人口变化很快,断然不可实行高福利(同时高税收)政策,而必须实行养老靠自己的政策。因为高福利的政策 (more...)
CPF 的利息是现金存款的30倍
哈哈,我建议把现金换成人民币存到国内银行,比CPF高多啦,而且不用担心新元贬值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唐甬 (等级:14 - 天人和一,发帖:8040) 发表:2013-09-03 16:39:13  31楼
你父母有稳定的退休工资,估计是在城市里。问题是,是否中国的每一个公民(包括农村的)都像你父母那样,有稳定的退休工资? 中国区域差异很大,城市里的人往往享受了更多发展成果。如果拿中国政策的得益群体,和新加坡平均群体做比较,恐怕不公平。 说白了退休养老需要钱,这个钱别管谁出(政府还是个人出),都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都不是凭空多出来的。在国内,大体上是目前的年轻人养目前的年老人,广大群众养机关干部。谁能保证目前的年轻人老了,那时候的年轻人创造的社会财富,会足够支撑那时候的年老人的养老?其实我父母和楼主的父母类似,他们都有不错的退休金。但我在国内其他的年轻亲戚,到退休的时候是否能享受到和我父母类似的退休福利,我实在很疑问,他们也疑问。 希腊的破产危机,就是因为社会福利高,但社会总财富不足以支撑高福利,所以在破产边缘挣扎,屡屡需要欧盟救助。 而澳洲,加拿大等高福利国家,共同特点就是地广人稀,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刨出来就是钱,可以大大补充社会财富,所以目前他们的福利政策还可以延续。 新加坡就是一个城市,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几乎为0,而且人口变化很快,断然不可实行高福利(同时高税收)政策,而必须实行养老靠自己的政策。因为高福利的政策 (more...)
您能否论证一下为什么新加坡不能走瑞士的养老路线么?
或者同样地窄人稠的日本式路线,期待您的高见!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奔三的小妇人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1450) 发表:2013-09-03 16:40:01  32楼
你父母有稳定的退休工资,估计是在城市里。问题是,是否中国的每一个公民(包括农村的)都像你父母那样,有稳定的退休工资? 中国区域差异很大,城市里的人往往享受了更多发展成果。如果拿中国政策的得益群体,和新加坡平均群体做比较,恐怕不公平。 说白了退休养老需要钱,这个钱别管谁出(政府还是个人出),都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都不是凭空多出来的。在国内,大体上是目前的年轻人养目前的年老人,广大群众养机关干部。谁能保证目前的年轻人老了,那时候的年轻人创造的社会财富,会足够支撑那时候的年老人的养老?其实我父母和楼主的父母类似,他们都有不错的退休金。但我在国内其他的年轻亲戚,到退休的时候是否能享受到和我父母类似的退休福利,我实在很疑问,他们也疑问。 希腊的破产危机,就是因为社会福利高,但社会总财富不足以支撑高福利,所以在破产边缘挣扎,屡屡需要欧盟救助。 而澳洲,加拿大等高福利国家,共同特点就是地广人稀,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刨出来就是钱,可以大大补充社会财富,所以目前他们的福利政策还可以延续。 新加坡就是一个城市,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几乎为0,而且人口变化很快,断然不可实行高福利(同时高税收)政策,而必须实行养老靠自己的政策。因为高福利的政策 (more...)
你的做法很可取!!
我也觉得在没有其他更好的投资机会的时候,用现金还贷款比较好,毕竟CPF的利息高阿!目前我自己还没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要去哪里,所以长期的保险理财的我都没有买,只买了住院保险和意外保险,目前考虑给房子买火险,正在咨询中。。谁有好的可以推荐一下。。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33) 发表:2013-09-03 16:48:54  33楼
中国养老保险覆盖超过七亿人原标题: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群超7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于清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10日在北京表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今年内将实现制度全覆盖,目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群已超7亿人。   在当天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胡晓义介绍说,截至8月底,中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部启动了新农保的试点,绝大多数县级行政区启动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工作。目前,中国已有4.32亿城乡居民被纳入到这两项制度当中,城镇职工参保人群也达2.95亿。
当然中国必须面对这个问题,我也相信这方面的改革会更趋向于公平全面
问题是养老保险覆盖面(比如覆盖7亿人),和每个人拿到的数额够不够是两码事情。
就我自己家里的例子,我父母都是知识分子,退休干部,所以他们的退休金在我们当地小城市,算是级别最高的(5-7千人民币/月),可以一直拿到去世。他们算是国内政策的得益者(叫做“老人老办法”)。
但是我们家还有不少农村户口的亲戚,有一些在工厂做工人。我估计他们中的一部分,也被纳入了这“养老保险覆盖面”的七亿人中。如果问问他们退休后拿多少?是不是和我父母一样5-7千人民币/月?我估计他们会觉得提问者是从火星来的。他们的退休金,差不多只有500-1200元/月。
而那些省部级的干部,就别说退休前的巨大灰色收入,光说台面上的退休金,恐怕又不是我父母所能望其项背的了。
这是中国目前复杂现状下的巨大不公平,当然想逐步解决这个问题,恐怕牵扯到非常非常复杂的过程。
而新加坡,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自力更生和公平。自己赚取自己的CPF,政府会对低收入阶层在一定程度上补助。就像楼上转贴的文章,民众和政府一起积极面对,我相信对于新加坡这样一个0自然资源的国家,这才是可以持续的政策。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33) 发表:2013-09-03 16:54:00  34楼
你的做法很可取!!我也觉得在没有其他更好的投资机会的时候,用现金还贷款比较好,毕竟CPF的利息高阿!目前我自己还没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要去哪里,所以长期的保险理财的我都没有买,只买了住院保险和意外保险,目前考虑给房子买火险,正在咨询中。。谁有好的可以推荐一下。。
谢谢肯定
我本人是AIA 的理财顾问,也是NUS 校友。如果你想了解一下这个领域,我们可以约时间讨论,你有所了解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做衡量。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33) 发表:2013-09-03 16:56:41  35楼
CPF 的利息是现金存款的30倍哈哈,我建议把现金换成人民币存到国内银行,比CPF高多啦,而且不用担心新元贬值
楼上说的对。
所以我也有100万人民币放在国内,赚取更高的利息。这是我几个措施的一部分。
当然,换成人民币获取高息,需要面对汇兑波动的风险。
就是那句俗话,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也是我所考虑的。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奔三的小妇人 (等级:3 - 略知一二,发帖:1450) 发表:2013-09-03 16:57:50  36楼
谢谢肯定我本人是AIA 的理财顾问,也是NUS 校友。如果你想了解一下这个领域,我们可以约时间讨论,你有所了解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做衡量。
你这算软广告么。。
哈哈!
[本文发送自华新iOS App]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33) 发表:2013-09-03 17:00:04  37楼
CPF 的利息是现金存款的30倍哈哈,我建议把现金换成人民币存到国内银行,比CPF高多啦,而且不用担心新元贬值
汇率的波动可能是双向的,中短期内不容易预测
有人担心新币贬值(比如新加坡工作了几年,马上要卷铺盖回国定居的朋友们),也有人担心新币升值(比如说拿到PR,准备买房子,父母用存款支持部分首付的朋友们)。
在我居住在新加坡的这些年,我见过新币跌到4.45,也见过新币升到5.34。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33) 发表:2013-09-03 17:07:05  38楼
你这算软广告么。。哈哈!
呵呵,楼上取笑了。我回帖都是本着自己的理解尽量负责回答
你可以看看我在论坛里的回帖,大部分都是在帮网友解答这样那样的问题,但99%跟职业无关。
并没有做广告的初衷。但如果交流过程中碰到自然而然的时机,我也没什么不好意思说自己的职业的。
应该可以理解吧。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NewOriental (等级:7 - 出类拔萃,发帖:4433) 发表:2013-09-03 17:15:30  39楼
您能否论证一下为什么新加坡不能走瑞士的养老路线么?或者同样地窄人稠的日本式路线,期待您的高见!
我并不了解瑞士和日本的情况,所以抱歉无法做出评论
细节虽然不了解,但日本虽然同样地狭人稠,但和新加坡就一个城市,甚至连淡水资源都匮乏的城市国家不是一个级别的。
日本国土面积是新加坡的500多倍,领海面积和海洋专属经济区更是上千倍,日本虽然自然资源也不多,但和新加坡几乎0自然资源比,还是差很远的。比如北海道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而且我相信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殊情况,很多比较只能是大体上的。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courenao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69) 发表:2013-09-03 18:06:43  40楼
分享一篇关于中国养老制度和将来的文章
中国人必读:普通人将来谁管你养老?
  来源:何新博客 | 作者:刘忠良

  【每个关心自己后半辈子的中国人必读!】



  据人民网、北京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2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指出,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在2025年之前,老年人口将每年增长100万人。同时,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



  与此同时,老年人口内部变动将进一步加剧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首先是高龄老年人口继续增长,从2012年的0.22亿人上升到2013年的0.23亿人,年均增长100万人的态势将持续到2025年。其次是失能老年人口继续增加,从2012年的360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3750万人。三是慢性病老年人持续增多,2012年为0.97亿人,2013年突破1亿人大关。四是空巢老年人口规模继续上升,2012年为0.99亿人,2013年突破1亿人大关。五是无子女老年人和失独老年人开始增多,由于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代陆续开始进入老年期,加上子女风险事件的发生等因素,无子女老年人越来越多。2012年,中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以约7.6万个的数量持续增加。



  实际上,由于超低生育率和强制计生、一胎政策等所导致的“未富先老”,未来每位中国人将难逃糟糕的养老命运。也许有人以为自己有不少应对养老的方式,对未来养老还是无知无畏,那我们分析一下目前中国人所准备的各种养老方式吧。



  ◎未来中国人存款养老需要“两个亿”!



  首先说比较笨的存钱养老。按照目前的物价,如果一个人65岁退休,活到85岁,每月开支1500元,共需36万元。但这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和医疗、护理等因素。笔者在新著《大国危途——民族兴衰与人口政策再思考》指出:按照官方统计中国过去三十年的通货膨胀率近6%,按照黄金价格计算是10.8%,按照北京上海广州等《物价志》计算则高达14%(以食品、医疗、衣服、交通、烟酒和居住等6大类基本商品服务价格计算)!未来通货膨胀率也许有下降趋势,但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等所导致的超低生育率和年轻劳动人口迅速减少,必然造成未来劳动力严重短缺,导致物价大幅上涨和劳务价格飞涨。



  北师大教授钟伟说:一线大城市的居民,2027年60岁退休,活到85岁,预备1000万元养老恐怕也不够。这说的还是短期的。按统计局计算的过去30年6%的通货膨胀率,假设一个人今年30岁,按现物价是需36万元养老金,则45年左右(距65岁是35年,距85岁是55年,取中间是45年)后就需要是496万。如果按过去30年黄金价格的通货膨胀率,需要3636万。如果按过去30年物价志的通货膨胀率,需要1.3亿才能保障养老!这还没有算上医疗护理费用,如果加上医疗护理费用,你至少需要为未来养老存款“两个亿”!



  ◎投资养老会碰上中国经济系统性风险



  存款养老远远跟不上通货膨胀,也许就有不少人希望通过投资理财跑赢通货膨胀。比如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理财产品(是股票、债券、基金等的投资组合)等。笔者在新著《大国危途——民族兴衰与人口政策再思考》指出,现在中国城市化工业化正在进行之中,劳动力还没有开始大规模减少,这些投资目前一般都没有多大问题。但问题是未来,由于超低生育率导致未来新进入劳动的和最富消费活力的年轻人口迅速减少,而2025年左右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又基本完成,到时候中国经济将面临大衰退。



  按照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从生产供给角度看,2020年中国20-24岁新进入就业的年轻劳动人口将比2010年减少41%,中国经济正在失去新生动力。随之,从消费需求角度看, 2025年中国25-29岁消费旺盛的年轻人口比2015年减少41%,崩溃!这样快速的市场萎缩,任何产业也难逃大危机。比如房地产,将彻底崩溃。像汽车等大多数产业,将面临非常严重的产能过剩危机,要么以强劲的出口来弥补内需不足,要么由此萎缩不振且倒掉一大批,许多投资都将打水漂!



  而且股票等投资,由于股票对经济的反应过度夸大,其投资损失远比直接投资损失大。如日本,现在日经指数仅为1989年最高点的1/4,也就是说1989年投资股市养老现在就损失了3/4!实际上,这还没有扣除通货膨胀,如果扣除的话损失会更高。由于中国老龄化、年轻人口迅速减少和经济低迷是整体性的,很少有人能逃脱未来投资的系统性风险,所以投资养老也不保险!



  ◎中国以房养老——世界最坑人!



  说以房养老的,大概多是房地产相关专家和任志强等房地产商。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51.3%,预计2025年达到65%,而日本目前城市化为66.8%,可以说2025年中国城市化将基本完成。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变成城市人,但实际上一般是农村年轻人变成城市人。由于超低生育率,目前中国年轻人口在快速减少,中国总人口也将在2018年左右开始减少,所以2025年后中国城市人口难以再扩张,住房数量基本上不需要再增加。



  到2025年,中国已经是重老龄化社会,因为农村养老成本低,为了降低养老压力,很可能政府会鼓励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来自农村的人回农村养老,一些老农民工也主动会回乡养老,所以到2025年中国城市化将停滞。加之中国人口已经负增长且城市421家庭的老一代开始步入死亡,其后不久城市人口就会负增长!



  笔者在新著《大国危途——民族兴衰与人口政策再思考》指出,由于2025年城市化已经完成,有买房需求的是结婚的年轻人口,但2025年中国25-29岁年轻人口比2015年减少41%,这将是中国房地产的最大噩梦!而且,由于开始于2010年的大规模保障房计划,未来许多年轻夫妇未必是买商品房,或住廉租房,或购买经济适用房。而近几年的房地产需求,有很大比例是投机需求。所以到2025年,商品房需求可能比现在要下降50%以上或比此更高的多。



  到2025年左右,1950年代出生的人,寿命已经达75岁或以上,部分将死亡,剩下的大多数或进养老院或社区集体养老或跟子女在一起由子女照顾,以实现规模养老应对严重的老龄化危机,这必然腾出大量房子出售。而且,由于独生子女政策,两个年轻人一结婚,两个家庭就变成一个家庭,或很可能就会腾出一套房子,比如没有子女照顾的一方父母很可能和子女搬在一块住,或一方父母死亡,或仅剩一个老人太孤单就和新婚家庭生活在一起。



  综合看来,2025年或2020年左右中国房地产将彻底暴跌,永远再也爬不起来。如果投机者在2015年之前不把房子卖掉,就做好“割肉”的准备;如果投机者在2020年之前不把房子卖掉,那就做好“跳楼”的准备!相信任志强还是相信牛刀或刘忠良,自己看着办!



  现在中国现在房价处于高价位阶段或泡沫时期,当到我们老的时候却变成了大危机或危机过后的低迷阶段,这怎么可能让房子养你呢?是价格大跌还是卖不掉,还说不清楚呢。恐怕许多人只能是白白养了房子几十年——即为存钱买房子而节俭了几十年,或分期付款购房当了几十年房奴,未来却因房价大跌而损失严重,没让房子养自己,自己却倒贴房地产商或投机客!



  ◎商业养老保险——或给破产的保险公司打工!



  商业养老保险其实是强制储蓄加基金化的养老模式,个人通过缴纳商业养老保险金强制自己为养老存钱,然后保险公司拿这些钱进行投资运作,到你老时,再按交费金额、预定利率、领取时间和领取年限,再从一定的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或一次性全部提走。



  商业养老保险分两种基本类型:传统型和分红型。传统型养老保险的预定利率是确定的,一般在2.0%-2.4%。分红型养老保险保底利率略低于传统型养老保险预定利率,一般为1.5%-2.0%,外加每年不确定的红利获得。商业保险公司拿投保人的钱进行投资运作,但给被保险人的利率连定期存款利率都不如。而且这样的利率,在中国远远无法抵消通货膨胀。



  到未来,随着婴儿潮人口步入退休年龄,保险公司开始大规模支付养老金,同时保险公司的投资运作又碰上了超低生育率、重老龄化和年轻人口快速减少导致的经济大危机,许多保险公司将面临破产而濒临破产。比如1997年至2001年,日本先后倒闭了七家寿险公司。



  商业养老保险,投资收益或多余投资收益是保险公司的,通货膨胀的风险和投资失败风险及保险公司破产风险由被保人承担,够坑人的。如美国401k计划下的养老金,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受创,大幅缩水。



  实际上,利率市场化之后(存款利率随通货膨胀变动),如果通货膨胀率稍高,且未来银行倒闭较少或倒闭也有国家的存款保险存在,商业养老保险还不如定期存款养老。而存钱养老,如上分析,或许你需要有几千万或“两个亿”的存款。



  ◎社会养老毁掉中国人、中华民族和中国未来!



  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的模式。个人缴纳工资的8%,进入个人账户;单位承担工资的20%,进入社会统筹账户。社会统筹账户是“现收现付”,用于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实行的是长期封闭积累、产权个人所有的“完全积累”制,原则上不能调剂借用。



  由于持续的通货膨胀,养老金中的个人账户恐怕只会持续的缩水(相对于食品和服务价格更是缩水严重),到未来养老时可以忽略不计。由于个人账户相对严重缩水,未来社会统筹账户是社会养老保险绝对主体,也即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基本上为“现收现付”。实际上现在就已经如此。由于目前仅靠统筹账户不足以支撑现在的养老金发放,多数地区普遍挪用个人账户的资金,个人账户仅仅是记在账面上,是个“空账”,近年来这个“空账”以15%的速度增加,截至2011年已经达到2.23万亿。



  中国社科院编撰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显示,从1997年起,各级财政对养老保险累计补贴金额达1.2526万亿元,若没有财政补贴养老金就早已出现支付缺口。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学者高培勇和汪德华预计,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政策,到2050年,中国养老金缺口累积将达到该年GDP的95%。



  一切商品服务是劳动人口创造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上就等于向现在的劳动人口征收为老年人提供养老金的“养老税”。但问题是,由于强制计划生育、一胎政策等因素导致的超低生育率,未来提供“养老税”的人口与老年人之比将大幅降低。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98亿。也就是说,现在是8.4个劳动年龄人口对应1个65岁及以上的老人。而到2035年,将是3个劳动年龄人口对应1个65岁及以上的老人,这和目前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日本水平相当。但不幸的是,中国相对还比较穷,超低生育率注定让未来中国又穷又老,社会养老保险难以为继且必将是低水平的。即便有这个社会养老,未来中国老人生活也将很凄惨,相对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几乎是最不幸的。



  社会养老存在两个重大问题:一是不公平,二是不可持续发展性。未来的劳动人口,也即现在的孩子,是生孩子的家庭尤其是多生孩子的家庭培养的。而不生孩子和少生孩子的人,由于不生孩子或少生孩子占用工作时间少,未来反而领取更多养老金。父母支付了培养孩子的绝大部分直接成本和近乎100%的时间精力成本及机会成本,凭什么让不生孩子或少生孩子的人无偿使用多生孩子的父母所培养的未来劳动者——养老资源(或称养老投资成果)?社会养老就是将生孩子或多生孩子父母所创造的养老资源,无偿的被社会使用,或者说被社会均分,且生孩子或多生孩子的父母因为生孩子影响了工作和储蓄投资,反而获得的社会养老资金更少,这是天大的不公平!



  正是社会养老存在巨大不公平,投资孩子的养老成果被社会无偿使用,就像农民花费很大人力物力财力种了许多粮食,但粮食却被大家分了,且农民分的份额更少,那农民还有多少种粮食的积极性呢?所以社会养老必然将中国的超低生育率继续维持下去,甚至进一步降低,让未来中国和中国人在超低生育率超级老龄化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社会压力巨大,民族和国家快速萎缩!可以说,社会养老或将有可能灭掉中华和民族!不废除社会养老,中国人、中华民族和中国未来就没有希望!



  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仅为1.22,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仅为1.18。按照1.2的总和生育率计算,未来中国人口每过一代(约30年)减少45%,三代(约90年)减少83%,五代(约150年)减少95%,十代(约300年)减少99.75%,也即300年后不足400万人。人口专家原新按1.3的总和生育率和百岁人口寿命计算,到2300年中国也仅剩下2800万人。



  ◎独生子女父母——或是最悲惨老人



  在重老龄化之下,不仅面临养老资金危机问题,独生子女父母的老年照料护理问题也非常严重。对421家庭来说,最坏的情况是未来一个孩子要养6个老人,这对独生子女来说压力是非常沉重的,对老人来说也不能指望有孩子的太多照顾,因为独生子女也要工作养活自己和家庭,哪里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好那么多老人?



  “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显示,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有3300万,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万,占在家庭居住老人口的6.4%;预计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口将超过1200万人。对于失能老人,由于护理难道大、风险高,目前大多数养老院不愿接收,被迫只能依赖家庭养老。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说,失能老人的照料护理已成为非常急迫的问题,现在失能老人护理大部分还是靠家庭解决,而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靠独生子女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问题越来越难。



  到2010年中国已经有2.18亿独生子女,也同时意味着中国有2.18亿的独生子女家庭和4.36亿的独生子女父母。2010年人口普查统计中国有1.188亿65岁以上的老人,3300万失能老人占其27.77%,1080万完全失能老人占其9.09%。把这两个数据结合起来考虑,这就意味着未来中国将有1.21亿的失能独生子女父母,其中完全失能3693万。随着生育控制的继续实施和老年人口年龄的增长,这个数据还会增加。如果不及时转变人口政策,预计未来中国将至少有1.5亿以上的失能独子女父母。独生子女家庭何堪重负?



  有关专家推算,1975~2010年出生的2.18亿独生子女中,有超过1000万会在25岁之前死亡。这意味着有2000万名独生子女父母,在中老年时期失去唯一的子嗣,成为孤立无助的失独(失去独生子女)老人。“老年丧子”,碰上人生三大悲剧之一,谁来照顾他们?按照上述人口比例计算,未来这2000万丧失独生子女的父母中,又将有555万是失能老人。失去独子女又失能,他们怎么面对未来的生活?



  现在中国老龄化还不是太重,如果现在失能了,或者失独了,这个社会还能承受得起,养老院或许还能收容得起。当然,就是目前情况,虽然劳动力相对还比较便宜,养老院也是非常不愿意接收失能老人,因为这给养老院造成的照料护理压力太大了。



  笔者在新著《大国危途——民族兴衰与人口政策再思考》指出,等到未来,中国人养老就更惨了,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家庭养老压力太大,独子女照顾不过来那么多老人,被迫推给养老院。由于年轻人口迅速减少,劳动力匮乏且昂贵,养老院面临极其庞大的老人,压力十分沉重。由于年轻人口迅速减少,导致中国未富先老,经济发展不振,财政不堪重负,对养老院的补助肯定不能像今天这样相对宽裕。这时候,相对于庞大的养老院需求,养老院的养老能力十分窘迫,不仅进养老院难,且养老院更不愿接收失能老人。想想这些,那些失独又失能的老人未来怎么生活?



  中国持续的超低生育率,未来必然要大力鼓励生育,否则就会面临民族的大衰落。既然要鼓励生育,就要奖励多生孩子,也即对多生孩子的父母优待。对中国绝大多数独生子女父母来说,等到他们老时,正好又碰到中国开始相反的生育政策——鼓励生育。这时,政府不可能还继续奖励独生子女父母,至少是那几十元奖励在未来缩水的一文不值,同时又会给多生孩子的父母远远多于此的奖励。因此,独生子女父母们,别指望计生委的承诺,到时候这个部门都被撤销了,你找谁兑现承诺呢??



  独生子女父母们,如果你们当中还有机会能生第二个的,赶紧生吧。或一起要求停止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然后政策放开后尽快生孩子。否则,如果这唯一的孩子不幸去世,自己后半辈子就没有依靠的亲人了。即便孩子健康存在,但给这唯一的孩子造成的养老压力也太大,应该至少给他/她生个弟弟或妹妹分担负担,将来他/她们也能相互照应,这是给独生子女最好的礼物。



  ◎公务员别梦想养老高枕无忧



  那些不交养老金却享受很好养老待遇的公务员们,你们也别高枕无忧,不出15年,随着民主公平的发展和人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你们的养老特权将统统废除!随着重老龄化的到了,想像现在的退休公务员一样获得相对于社会工资水平的较高养老金,那是不可能了!与其挣扎维持养老特权,不如全国人民走出一条更有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之路。就像只有民主法治,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才能得到保障一样。谁越想维持养老特权,最后包括他们在内的养老体系会更惨!



  更不幸的是,自1980年的计划生育《公开信》以来,大多数干部、公务员,尤其是城市的,基本上只有一个孩子。这就导致,大多数干部、公务员是421家庭。一旦这唯一的孩子死去,照样他们也会失去唯一的依靠和唯一的后代亲人。由于421家庭养老资金和照顾负担沉重,特别是照顾压力大,未来这些老公务员将有很多被送往养老院,且也没有现在退休公务员的优惠待遇。



  现在公务员退休,养老金高,劳动力还算比较便宜,养老院还不是非常的拥挤,在养老院能得到差不多或比较好的照顾。但是未来,公务员养老特权废除,优厚待遇不再,养老院接受老人太多,劳动力又很贵,你们还能高枕无忧的养老吗?



  受计划生育限制最大的是公务员,所以为了你们的生育权利,为了你们的未来和孩子的未来,你们应坚决与计生部门中的顽固计生利益集团分子划清界限,坚决反击他们损害人民利益、损害民族和国家未来的行为,共同努力打败计生委正在坚持的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打败计生委既得利益集团后,自己能多生一个就多生一个,未来自己有了更多保障,子女压力减轻也不再孤单。即便是不能生了,但其他同胞多生一两个孩子,未来社会老龄化轻,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更多的年轻人可以照顾老人,你们也将是受益很大的。



  而计划生育部门的公务员们,你们也要有良心有理性有爱国心,不能让自己的部门利益绑架人民未来、国家未来和民族未来。未来重老龄化社会之痛苦,你们一个也跑不掉,除非现在你们已经或即将拿着巨额“社会抚养费”跑到国外。你们坚持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别人只能生一个,你们也只能生一个。你能保障你这唯一的孩子不会不幸死亡?即便你唯一的孩子是健康存在的,但你们大多数人,为了计划生育以身示范,你们大多是421家庭,子女养老和照顾你们的负担沉重,你们的日子会好过?



  再者说来,你们以前通过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与人民和民族国家利益为敌,如果再顽固不化而不是改邪归正,你们不怕遭报复?比如未来全国人民或可能投票决定大幅降低你们中顽固不化者的养老待遇。如果你们改邪归正主动要求停止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你们中还可以生孩子的可以再生孩子,你们和你们孩子的未来更轻松。即便自己不能生,其他同胞多生了,未来老龄化相对降低,你们也会因此受惠。否则,作恶者将自受其恶之害!



  ◎养孩子养老是根本出路,停止社会养老就是拯救未来



  没有工作人口的劳动,货币就无法购买商品和服务,老人手中的钱就是废纸。无论是任何养老方式,无论它是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归根结底都是工作人口养活不工作人口、年轻人养活老人。而未来的劳动人口,只能是现在的孩子。如果整个国家整个社会都没有孩子,就不会有人给老人养老,所有的货币只不过是一堆废纸,一切养老方式也都无法存在。



  一些中国人对未来养老乐观的最大依据,就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所谓养老制度的完善。在这些人看来,未来经济发展了,养老制度健全了,养老问题就自动解决了。按此说法,美国欧洲日本都应该养老问题更轻,因为他们经济发达且养老制度健全。但现实却相反,那些经济不发达、养老制度不健全但生育率高人口结构年轻的国家养老压力最轻。



  笔者在新著《大国危途——民族兴衰与人口政策再思考》曾分析,人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提高,老人也一样。特别是,人均寿命随经济发展而提高,人均医疗护理费用又随人口年龄提升而递增。而且中国人又是一个容易长寿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所导致的寿命延长很快。其最终结果是,经济发展不能够降低养老压力,反而很可能因为经济发展导致寿命延长和寿命延长所导致的医疗护理费用加速提高而最终导致养老压力升高。就像经济发展反而感到养孩子越来越难一样,经济发展的实际结果是养孩子的能力大幅降低,甚至养孩子还因此成为年轻人的“奢侈品”。经济发展未必能降低养老压力,从中国城乡养老压力差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养老压力差别、发达国家现在与过去的养老压力差别来看,经济发展反而提高养老压力。所以,说经济发展养老问题就自动解决,是自欺欺人。



  养老制度只是个壳子,养老归根结底是工作的劳动人口养不工作的老年人口,而不是养老制度在养老人。养老制度的实质是怎样分配社会资源给老人养老,是分配社会资源而非创造社会资源。养老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更好的分配社会资源给老人,从而让老人的养老处境相对更好一些。由于中国是未富先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完善养老制度只能是小幅度改善养老问题,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问题。



  养老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人口结构问题,实质就是老人比重大,社会的养老负担因此过重。决定人口结构的是生育率、人均寿命和移民。人均寿命无法控制,移民对人口大国来说作用是微乎其微,所以决定未来中国人口结构的就是中国生育率的高低。因此,长期解决中国未来养老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中国的生育率,也即鼓励多生孩子。



  但由于社会养老的存在,养孩子成了大家养老的“公共产品”,但成本却是父母的。这就会产生“公地的悲剧”——多数人都不想多生孩子,却又想通过社会化养老的方式无偿使用别人养孩子创造的养老收益,必然使生育率处于很低或超低的水平。如果持续的社会化养老,必然持续的超低生育率,这就会使未来社会继续重老龄化,民族和国家因此而大衰落。因此要养老可持续发展,要使民族、国家、社会获得持久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停止社会化养老。



◎防老人利益集团绑架中国,废除社会养老势在必行

  由于持续低生育率和超低生育率,目前中国已经开始形成“倒金字塔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比重大,少年儿童比重低。随着超低生育率的持续和寿命的延长,中老年人将占据人口的大多数。同时,由于少年儿童没有选票,加上年轻人投票率低,掌握社会多数权力和财富的老人,很可能将再用选票绑架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据日本选举管理委员会的统计数字显示,在2007年参议院选举中,20~25岁年轻人的投票率仅为33%,而65~70岁选民的投票率则高达78%。

  在重老龄化社会,养老人的年轻人与被养老的或即将被养老的中老年人,有着巨大的利益冲突——年轻人想降低压力,中老年人想更好的老年生活质量。如果真正的大力鼓励生育,就需要把更多资源奖励给年轻人让他们多生孩子,同时用于养老的资源必然降低;真正要扭转超低生育率,就必须废除或大幅更改社会化养老方式,将养老与生孩子挂钩,但中老年人很难同意这样养老方式的改变——他们在前期缴纳养老金养了以前的老人,等到他们老时或不久后老时,他们同意更改养老方式吗?

  在目前重老龄化的日本,已经形成强大的老人利益集团,对年轻人有利或对未来有利但对老年群体不利的改革很难通过,逆转低生育率的有效方式——分配更多资源给年轻人生孩子(目前还远远不够)和将养老与养孩子彻底挂钩——与老人利益集团存在严重利益冲突。老人利益集团已经绑架了日本。打败日本不需要动用军队,日本老人就可以通过老人利益集团把日本未来绝掉!

  在中国,更加危险的是那些遵守或被迫遵守一胎政策的人,他们仅生一个大幅加剧未来重老龄化,让中国人口结构变成更加危险的“倒金字塔”结构,同时加剧未来中国形成老人利益集团。而且在这个老人利益集团中,由于他们只生了一个孩子,可能更希望少给多生孩子的人优惠,也可能更反对将养老与养孩子数量挂钩,而且他们掌握更多权力和财富,更可能变成坚定有力的老人利益集团。当然,我不是要批评他们,而是说已经存在(如加剧老龄化)和将可能变成的事实,这是无法否定的(这也让我发现,要实现人民的民族的国家的整体长期利益最大化,可能要得罪很多人,或被很多人骂,甚至可能受到威胁,而且是来自上下层的都有。这世界不会是十全十美的,上帝也办不到,所以这世界容不下造福人类最大化的上帝,所以上帝待在天上了,可惜人类又求上帝下来显灵——悲剧!)。

  在重老龄化社会中,中老年人政治实力太强大,民主社会很难走出这个困境。中国的民主即将加速推进,在民主化之前必须先废除社会化养老,或者至少要赶走重老龄化之前(2025年之前)彻底改变养老制度,否则就是等着未来老人利益集团绑架民族和国家的未来!那时中华民族将几乎等于没有再被挽救的机会!

  民主是个好制度,但一旦现在主流模式的民主制度陷入人口不可持续发展的死结,民主就有陷于民族不可持续发展的危险(但专制也未必能够解决人口可持续发展)。民主必须改良,比如,年轻人投票率低,能否按年龄比例分配选票?社会化养老绑架未来,能否先废除社会化养老?少年儿童没有选票,有没有制度保障少年儿童利益在政治上的话语权?如果陷入重老龄化社会,如何免于老人利益集团绑架政府?如果公民利益分配格局陷入不可持续发展的死结,有没有一个大家事先选定超越立法机构和政府机构的“上帝”站出来选择一个可持续的利益分配方案?

  但这样的好民主制度,离目前人类还比较远。等到有了,中华民族或许已经被老人利益集团绑架很久而损失惨重。所以,未来中华民族的未来,为了中国长期的兴盛,未来人民持久的幸福,必须在中国民主化之前废除或彻底改革社会化养老方式,否则中华民族极有可能经历一次大沦落,也从此一蹶不振!





◎鼓励生育刻不容缓——要收税养老人就要先收税养孩子

  在现在社会,养孩子的成本尤其是时间成本基本上是父母个人的,但孩子的收益,却是全社会的。比如,现在养的孩子,长大成为劳动者和消费者,国家获取了税收,企业获取了利润,投资因此获取了收益,各种养老方式得以存在。如果没有人养孩子,这一切都无法存在。养孩子,就是养活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就是支撑未来一切财富的存在和一切养老方式的存在。养孩子在现在社会具有极大极大的正外部性,其社会利益远远高于父母获得的那点收益。

  获取绝大多数养孩子收益的社会,却支付了极小部分的养孩子成本;支付了绝大部分成本的父母,却获得了养孩子总收益的极小一部分。而且,父母无法阻止养孩子的巨大正外部性收益流出,也难以向社会要求补偿其人力资源投资成本(养孩子)。如果按照“谁收益谁支付成本”的原则,全社会应该支付养孩子的绝大部分成本,否则就是对父母的不公平。

  所有的老人,都是工作人口养活的,而工作人口都是孩子变成的,因此社会所有老人都是养孩子的父母的孩子养的。而 “超生罚款”,也即所谓的“社会抚养费”,完全是颠倒黑白,违背基本的公平和正义。就像哪个农民种粮食越多,养的人口越多,就几倍惩罚农民,还强制结扎人流,还有公理可言吗?这是披着法律外衣的冠冕堂皇的强盗!


  而支持强制计生和一胎政策的知识分子和社会公知,不是对人口问题极其愚昧无知,就是利益集团的一部分。比如支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知识分子程恩富、李小平、田雪原、宋健,社会公知李银河,财经评论员叶檀,计生委的专家于学军等。建议阅读笔者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未有之困局》和新著《大国危途——民族兴衰与人口政策再思考》等文章,摆脱几十年来计划生育单方宣传教育引导的谬误,认识中华民族新的千年危机。

  如前所述,社会化养老等于是向工作人口无偿征收“养老税”,即向这一代征收“养老税”养上一代老人,再向下一代人口征收“养老税”给这代人养老,每代人都是上代人养老的“公共产品”,而不管上一代人每位老人养了几个孩子或有没有养孩子,反正过去的孩子、现在的工作人口都是所有老人养老的“公共产品”。问题是,谁来养孩子?谁支付养孩子成本?养孩子收益被社会当做公共产品使用谁还愿养孩子或多养孩子?

  如果非要社会化养老,既然养孩子的成果被社会化,那养孩子的成本也必须社会化——要社会化养老,就要先社会化养孩子;要征“养老税”给老人养老,就要先征“人力资源投资税”来补贴养孩子。社会化养老也相当于国家化养老人,既然如此,那就先国家化养孩子。否则,别谈社会化养老,否则就会陷入不可持续发展,养老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既然社会必须先养孩子才能可持续的养老人,既然社会化养老不可避免,那这种社会化养老就必须相当于养孩子养老集合化——即大家都养孩子防老,但养孩子的数量不同,每个孩子未必健康存在,为保险起见,共同养孩子共同防老,同时根据投入和贡献分配养孩子的最终所有成果,尤其是养老资源培育的成果。

  其具体方式是,首先,国家收税(也可以是名义税收很多,但对多生孩子的人减免)支付绝大部分养孩子成本或全部货币成本加部分时间成本(时间成本还主要是父母承担,建议补贴这个成本),实现社会化养孩子。然后,跟现在差不多,继续征收养老金,然后发放给老人。但养老金发放,要根据孩子数量、以前养老金缴纳情况、孩子缴纳养老金和纳税情况来共同决定。比如,孩子数量权重是50%,激励多生孩子;以前养老金缴纳情况权重是30%,激励缴纳养老金;孩子养老金缴纳和纳税情况权重占20%,监督子女缴纳养老金和纳税,同时也让父母注意提高孩子质量(比如可以认为其孩子纳税多就质量高,但这个标准很欠缺)。

  如果中国要实现养老可持续发展,如果中华民族要持续兴旺发达,如果希望中国的经济社会民族国家获得可持续的健康发展,社会化养孩子和养老与养孩子完全挂钩就是必然选择。否则,养孩子成果作为公共产品而私人支付养孩子成本,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的“公地悲剧”——没有人愿意多养孩子甚至不想要孩子,结果经济社会民族国家都失去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陷入大沦落。对目前中国来说,鼓励生育和补贴养孩子迫在眉睫,停止目前社会化养老和将养老与养孩子完全挂钩刻不容缓!此乃影响甚至就决定未来中华民族千年命运!望已经觉醒者齐努力、共呼吁!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只看此人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98 篇文章,分 5 页, 当前显示第 2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上一页   1  [2]  3  4  5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