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买第一套房子的心态就是买个过渡房,所以,只抓几个重点。最重要的就是离地铁站近。其次是move in,不用做装修。当时买的房子,给人的感觉干净整齐,女主人全职主妇,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马西岭大家应该都不怎么熟悉。其实那地方真是很方便,除了去市区,呵呵。
不过这种93年的3房,问题也是很多。
<!--[if !supportLists]-->1. <!--[endif]-->主人房的洗手间很小,没有干湿分区,这就导致主人房很潮湿。
<!--[if !supportLists]-->2. <!--[endif]-->对着走廊,隐私差,想二人世界的朋友们肯定是不喜欢了。
<!--[if !supportLists]-->3. <!--[endif]-->进城实在是太远了。
总的来讲,满足我们那个时期的需求。不过一年以后,我就蠢蠢欲动的要换房子了。换房子也得益于房价的上涨。18万3买来的房子,一年后卖了23万。一下子可以拿7万多回来做首付。我们看上的海军部685-690的房子。这次,我们打算长期住,所以要求自然高了很多。高楼,无阻挡,安静。我还有个特别的要求,就是尽量想买顶楼。那边房源真是不多,看了两个月,也没有看几套。后来,缘分吧。本来一天晚上要看房子,我的中介迟到了。于是我跟老婆在小区里漫步,结果无意看见电梯旁边贴着卖房的广告。照片很美。于是打了上面的电话,上去看了。很好的房子,13楼,对着草地森林。主人房客厅都是落地窗。我们很喜欢。我们很老实的告诉卖家中介,我们有自己的中介,马上就到,可以让他代表我们不?得到肯定的答案,我们电话了自己的中介。他也上来看了看。然后下楼开始商量。当时那房子的估价都还没有出来,当天晚上也是谈成。我们要求了第二天早上2nd view然后再谈。最后总价36万5成交,签约。后来跟我们预计的差不多,估价35万2。
这片房子,后来有很多中国人喜欢,买在了那里。
这里说一下政府组屋中所谓的优质组屋。优质组屋大概从02年开始有。03,04年开始越来越多。这些组屋,显著的特点是,电线全部埋墙里面,大多都是落地窗,地板都是政府统一铺的,甚至洗手间里面的水管都有包。洗手间一般都做了干湿分区。刚满5年的这种组屋,在二手市场特别受欢迎。我的成交的房子的最高COV记录就是这种房子。在sengkang,7万5的COV还是 抢下来的。这些房子集中在jurong west, admiralty, sembawang, BP, sengkang以及punggol。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地区PR quota最先满。这种房子的估价会明显高出同地区普通组屋的估价。
买下这个房子之后,我也正式开始做中介了,当然那时候还是part time的。我的3房,就是我自己卖了。卖给了个单身的新加坡人 John。人很老实。去年曾经带人去那一带看房子,已经涨到30多万了,而且电梯也是翻新了。John似乎过得很惬意。分了一个房间租给了两个女孩。我们还在咖啡店相遇,还打算请我喝啤酒来的。单身的人,就是轻松啊,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