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过 Vipassana Meditation
登录 |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本帖共有 15 楼,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本帖树形列表 : 刷新 : 返回上一页
<<始页  [1]  末页>>
作者:mingtian1990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06) 发表:2018-07-13 15:54:03  楼主  关注此帖
有练习冥想打坐的吗?看新闻说泰国那个困在洞穴里小教练以前做过8年和尚,他教小朋友打坐冥想,保存体力,保持心态平静,看照片那些小朋友也是很冷静,很神奇啊。 做了下点研究,好像还有不少好吃。 有人试过吗?自己看书看youtube练习可以吗?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8,奖励楼主4分以及6华新币,时间:2018-07-13 22:00:05。
我参加过 Vipassana Meditation

提供由葛印卡老师所教导, 正宗印度冥想。课程完全免费, 非常有名。 做的素菜是我吃过最好吃的。

 

 网址; 

https://www.dhamma.org/zh-HANS/schedules/noncenter/sg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ingtian1990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06) 发表:2018-07-13 16:20:21  2楼
有练习冥想打坐的吗?看新闻说泰国那个困在洞穴里小教练以前做过8年和尚,他教小朋友打坐冥想,保存体力,保持心态平静,看照片那些小朋友也是很冷静,很神奇啊。 做了下点研究,好像还有不少好吃。 有人试过吗?自己看书看youtube练习可以吗?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8,奖励楼主4分以及6华新币,时间:2018-07-13 22:00:05。
大概介绍一下
葛印卡老师是一印度富豪, 所以课程免费。

中级课程十天。

课程是在与世隔绝环境(新加坡的课程是在一个外岛上),手机上缴(课程结束返还),九天不许说话, 不许离开。早晨4点半起床早课,晚10点睡觉。

每日两餐,早午餐。 晚上有汤,但不是正餐。有义工做饭,管理。

参加课程的有CEO, 有公务员,也有穷学生。有的人课程结束是家人开马赛的来接。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ingtian1990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06) 发表:2018-07-13 16:39:22  3楼
请问层主完成课程后有什么变化吗?心态?体重(只吃两餐啊)? 还有10天都不说话?有点难啊
这个课程结束后一个胖子也没有
10天没肉,一天2顿素菜,饿也饿瘦了。

我是十年前参加的,那时候手机还是2G诺基亚3310 。如果现在让我十天不看手机,我会疯掉。

课程的名字叫内观。

内观(毗婆舍那,Vipassana)在印度巴利语中,意思是观察如其本然的实相。是印度最古老的禅修方法之一,在长久失传之后,两千五百多年前被释迦牟尼佛重新发现。

内观的意思是如实观察,也就是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开始的时候,借着观察自然的呼吸来提升专注力,等到觉知渐渐变得敏锐之后,接着就观察身和心不断在变化的特性,体验无常、苦、以及无我的普遍性实相,这种经由直接的经验去了知实相的方式,就是净化的过程。

内观是往内观察自己身心实相的一个方法,以智慧洞见一切烦恼的根源,从中解脱;内观是开展内心智慧及发展爱心的一种过程,使人能以安详的心态去面对生命的起伏;内观是对治身心痛苦的一剂良药,使内心达到完全的净化,对一切众生充满爱与慈悲。
内观是佛陀教导的精髓,可使众生清净、克服愁叹、灭除痛苦、实践真理、体证涅盘。

每次课程人很多,我身边一起的几个人:
一个是CEO, 后来看他Facebook 每隔几个月跑一次马拉松。
一个是HDB做IT的公务员。
一个是刚刚辞职的POLY的老师。
一个是学生,后来他爸爸开奔驰在码头接的他。

注意,所有课程男女是分开的。住处也分开。就连走路的路线都是分开的。

心态的变化,自我发现,自我反省的一个好机会。我觉得收益良多。由于工作家庭的原因,后来没有再参加,但很多人多次参加或做义工。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ingtian1990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06) 发表:2018-07-13 16:42:21  4楼
哇塞十天!好像太长了点,初级是不是短点? 这个感觉真是净化心灵顺便减肥了,感兴趣,多谢分享!
有初级的短的
也有高级班,30天。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ingtian1990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06) 发表:2018-07-13 16:45:49  5楼
请问有怎样的感悟和收获?很感兴趣啊
每个人应该都是有某种困扰才参加这个课程
这是个自我醒悟的过程。

老师讲, 释迦穆尼是在树下自我开悟的,所以学员也要自我开悟。课程只是一个药引子(催化剂),提供树下这样一个环境。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ingtian1990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06) 发表:2018-07-13 16:58:09  6楼
真的9天不说话也不能跟家里报个平安吗?不报个平安家里人也不安心呐
真的9天不说话,与外界完全隔离
内观是自我发现的过程,所以不可以说话。

入岛登记时会要求提供紧急联络号码。

如果半途觉得课程不好,非要离开,人家也不会拦着。这不是传销组织放心,真的不收钱。但是从新加坡到外岛每天只有一趟船。吃的饭菜原料会每天运一次,岛上有电有冰箱。要离开的话必须搭乘这个一天一次的渡轮,我记得是下午四点到外岛码头。

如果生病,身体不舒服等也可以离开。

冥想打坐的时候腿会很痛,因为不可以动(全在自觉,你要是动来动去老师也不会说啥)。

马来西亚也有课程,好像环境比新加坡的好很多。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ingtian1990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06) 发表:2018-07-13 19:38:00  7楼
那个英文单词,好专业我查了单词,还不是很明白..can&#8198;kui 你先生已经是高手了。 (more...)
parasympathetic system -> 副交感神经系统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ingtian1990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06) 发表:2018-07-14 07:18:10  8楼
有练习冥想打坐的吗?看新闻说泰国那个困在洞穴里小教练以前做过8年和尚,他教小朋友打坐冥想,保存体力,保持心态平静,看照片那些小朋友也是很冷静,很神奇啊。 做了下点研究,好像还有不少好吃。 有人试过吗?自己看书看youtube练习可以吗?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8,奖励楼主4分以及6华新币,时间:2018-07-13 22:00:05。
课程是全世界标准化的 以下是知乎网友写的 非常详细 以供参考
做命运的主人:内观禅修(Vipassana Meditation)的方法和应用
来自专栏善读:修行笔记

写在前面的话
这一次禅修心得很多很多,需要用很多的文字才能够记录下来。因此决定分几个部分将笔记发布出来。至于一共有几个部分,还在写作的我也不清楚,哈哈~谢谢你的关注和耐心。

正文
目录: 1. 10日禅修记录 2. 内观禅修的具体过程 3. 内观禅修的工作原理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内观禅修的注意事项

距离第一次参加内观禅修(Vipassana Meditation)快一年了。在过去一年里,我体会过当初刚参加完禅修时内心自发的喜悦和平静,而后也经历过懈怠修行后的焦躁和与外境对立后产生的烦恼与痛苦。最后抱着想要变得更加快乐、想要看到真相的心,我参加了第二次内观禅修。如果说上一次的禅修让学佛几年的我真正进入了佛门的话,那么这一次的禅修经验就是将我往佛门里狠推了一把,让过去那些费劲脑里思考的智力游戏变成了真实的感受。

1. 10日禅修记录
具体10天的禅修内容可以参考Danny写的如何冥想?2500年的智慧,我就不再啰嗦地重复了。以下记录的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些经历和体验。


禅修一共是10天,但实际上从Day 0的晚上8点我们就禁语了(noble silence). 不仅不能说话,还不能和其他人有任何形式上的接触,包括肢体和眼神,除了和管理人员以及助理老师(assistant teacher)。这十天我清晰感受到了人是如何荒谬地坚持活在过去或未来,人对外境是如何执着地追求,以及经历了全身能量的流动(free flow)和第一次领悟到什么是“体无常”。我同时也明白了解脱(liberation)和“随缘而行”有多么地重要。我们的痛苦是自己造成的,怪不了任何其他人,但这颗制造痛苦的心也可以在我们的努力下转化为一颗为我们带来究竟快乐的心,就看自己愿不愿意付出努力了。

Day 1-3

这三天是练习的观息(anapana meditation). 我们每天10个小时在做的就是将注意力放在自己鼻孔以下嘴唇以上的区域,观察那里的sensation(感受). 因为我已经是老生了,所以从坐下开始观呼吸起,我便能够感觉到那个狭小区域的sensation. 但是,在这三天里面,我整个人念头不断,不停地去计划未来:回家后的interview怎么做,暑假怎么安排等等..每当我发现自己走神时会立刻将注意力放回鼻子下面,并且告诉自己一定要保持平静(equanimous),不要为自己走神而焦躁。在这个反复走神和重新聚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自己的荒谬——明明我只是活在每一个当下,可是我却从来又不曾活在当下,不断去回忆过去或者计划未来。不仅是今天的打坐的我是这样,日常生活里面的我也是如此。未来?人哪有什么未来?那不过都是基于过去经验的一个推论,认为自己下一刻、明天、下一周会到来并且发生些什么。可是你永远不知道你明天会迎来什么。在走神得特别频繁的时候,我会这样告诉自己:“你还在想未来?可是,有可能下一刻一场大地震就会袭来,这里所有人都会消失。那时候还有什么未来?”虽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这警示了我:根本没有什么未来,你只能活在当下每一刻!未来只存在于人的念头里面。随着练习的深入,我分心的情况在Day 3晚上稍微有所改善了。

至于睡眠情况,前两天我都是正常8小时睡眠时间:晚上睡6小时,白天会在休息时间会房间小憩,再加上禅修时会睡着(还被老师发现了-尴尬脸=.=)。但是从第三天开始,我的睡眠锐减。晚上最多睡6小时就够了,白天不会犯困,精力充沛。即使每天快走两小时加上思考很多问题,我也完全不觉得累。

食欲方面也开始发生变化。从第一天开始我有刻意控制饮食,一旦吃饱了,即使还有想继续吃的念头我也会告诉自己停下来。这三天里这种“吃饱了还想吃”的念头开始变淡。

Day 4-7
为什么分段在4-7天呢?因为第8天时我身体发生了很意外的变化,之后会提到。第4天开始练习内观(vipassana):将注意力从鼻子下方转移到头顶,从头顶开始扫描全身每一寸肌肤,去感受身体的sensation. 任何sensation都可以:冷、热、痒、痛、麻...哪怕是衣服的触感那也是sensation. 在去感觉的时候不要去追求任何一种特殊的sensation, 而是客观去观察身体的所有感受。无论是令人愉悦的(pleasant)还是令人不快的(unpleasant)在刚开始练习vipassana的时候我觉得扫视全身反而比观察呼吸更容易让人集中注意力,脑子里面的念头也没有那么多了。但是到了第5天开始内心的躁动(agitation)又回来了。表面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念头,但心就是不能安。这颗心呐,多么不受人控制。我的第六意识(the conscious mind) 明明告诉它要静下来,它就是不听。我在不安什么?不是在想任何具体的事情,而是因为平时的外部刺激都没有了,于是我不习惯了。虽然没有厌烦打坐,但是确实内心深处是想要逃出去接受外面的刺激的。所以我不停分心,不停去想未来。从第5天开始的中午,我都会去见助理老师Chintha,问她各种各样的问题。这让我学到了很多。下面会有一个section专门记录和她的对话。第6天我进入了最焦灼的一天。当然这个焦灼并不是平日生活里那种明显的焦虑。平日行走吃饭时感觉不到它,只有当坐下来打坐时,这个不安才能被清楚感受到。随着时间推移,agitation开始减弱。同时即使我感受到它也不会起反应了(react),因为这个不安就是我平时习性的表现——贪著(craving)让人喜欢的,反感(aversion)让人讨厌的。第7意识现在就是在排斥这种没有外部刺激的生活。我感觉到了焦躁很正常,不给反应就好了。慢慢过去的业力(sankhara)就会被消除。到第6天还是第7天早上吃早餐的时候身体发生了一个反应:我胃感觉到饱以后都不需要控制自己不继续吃,看到食物就根本没有任何食欲了。多吃一口就想吐。于是只好把剩下的食物倒掉。

Day 8-11
第8天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到了第8天,我感觉到了全身表面的震动/能量流动(free flow). 那种一种浑身酥麻的感觉。这种感觉并非人为制造,而是身体自然有的感觉。只是平时我们对身体的感觉太麻木了,没有办法感受到。只有经过训练让mind非常敏锐以后才能感受到。这一天Goenka老师给了新的指示:能够感觉到全身free flow的人可以开始观身体内部了(penetrate through the body). 从正面到后面,再穿回来。全身走过一遍以后,再从侧面穿刺。这时候还是会发现身体内部的盲点(没有感觉的地方). 当能够感觉到自己身体内外以后,需要做一个测试:挑选身体任何一处,然后开始透视,如果随机选择几处都发现能够清晰透视进去而不会感觉到盲点,那就说明进入了Bhanga这个阶段,是内观禅修的一个里程碑。不过里程碑归里程碑,内心不应该因此产生任何贪执,否则就是与禅修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听完指示以后我开始穿刺,穿完几遍后双腿膝盖感受到了剧烈疼痛。但是我没有给反应,内心没有生出任何负面情绪,而是静静观察这种痛感。当我观察了一会儿后,突然脑子里变得特别安静,就像年初我去玩skydiving时到了高空处那种安静的感觉,然后觉得身心都是空空的。这之后我起身去上厕所。站起来走的每一步都能清晰感受到身体的变化。那一刻我内心感受特别深:身体真的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真的是无常的!释迦牟尼怎么会这么厉害能够发现这一点!!“体无常”我当然早就知道,分析都不知道有多少次了,但是从来都是理论上的理解(intellecutual understanding),从来没有体会过什么叫“体无常”,这还是第一次。到了第9天稍微有些退转,全身free flow的感觉比较少,所以没有透视。退转的原因自然是想着马上就可以拿回手机查我的托福成绩了,可以回家了,于是agitation又开始回来了。我自己对于这点也很无奈:这业力是有多重啊!!明明知道成绩在那里不需要着急,出关去查看就是了;明明知道回家后我过的日子无非就是从外面找刺激,没有比现在更真实的快乐,可是我还是会为要回家而激动。这当然是人之常情,可是我要做得就是超越这人之常情。路途真的还很长。

第9天晚上的课程里,Goenka老师讲了很多。他说:这个世界上有四种人——从黑暗走向黑暗,黑暗走向光明,光明走向黑暗,光明走向光明。第一种人,出生时就很不幸,家庭、个人条件、社会都不如意。而他面对这一切不断抱怨,觉得是社会不公平,别人对不起他,于是他更加痛苦..从痛苦走向痛苦,黑暗走向黑暗。第二种人,虽然出身也不好,但是他内心不去执着,知道这是过去的karma (因果)。他任凭外界变化,内心都很恬然,生活自然很快乐(让我想到了《活着》的主人公)于是他从黑暗走向了光明。第三种人,出身非常好,什么都顺利。可是他内心非常执着,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什么都只为自己想,生活都是关于“我,我,我(me, me ,me)”。这么以自我为中心生活的人,生活自然是充满痛苦(full of misery):得到就开心,失去就痛苦。他从光明走向了黑暗。而第四种人,出身也很好,但是他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过去的种的因,没什么好骄傲的。他面对外面的一切都明白是无常变化的(anicca, anicca, anicca)于是内心安宁快乐。他从光明走向了光明。这一段我去年也记得特别清楚。我曾经就是从光明走向黑暗的人,但是我现在很有信心自己以后能够走向光明,前提就是要坚持修行。

第10天上午9点打完坐以后我们就可以领回自己的物品了。我领了后捐了钱,然后就回房间查托福成绩了,达到申请TA的条件了。当时特别开心,随即立刻观察自己的念头——看吧,我执又来了,又开始boost自己的ego了。我需要这个TA的原因是什么?自己可以凭借劳动养活自己自然是重要的原因,但是我更care的是独立以后别人怎么看我,同时当上了TA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同时也是在意别人的看法)….当然这些又是人之常情,但同理,我就是要超越这个人之常情。我们平时的很多人之常情都是在无明里面打转,都在苦海里面。

下午Goenka老师在语音里面教了我们最后一个禅修:Metta(修慈悲心)。我们在每次内观完发现自己身心舒适的话就在内心想着将此刻的愉悦分享给一切众生,希望大家都离苦得乐。但是,Goenka老师专门强调,如果发现自己身心有任何一处不舒服就不要去做Metta.

10天禅修结束的时候感觉不像上一次那么震撼强烈,大概是因为已经体会过了吧。这一次只是暗暗告诉自己:我已经明白了这一生对我来讲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其余的都随缘而行,也只能随缘而行。



2. 内观禅修的具体过程
第一部分有描写内观禅修的过程。但鉴于太过于琐碎,这里系统总结一下。内观禅修的课程分为三个部分:观呼吸,内观以及慈心观(metta)。

观呼吸 (anapana):最开始我们将所有注意力放在鼻孔,注意呼吸的流动。经历了10-20小时的打坐以后,初学者就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鼻子附近皮肤上面的感觉了(譬如我的就是毛细血管的跳动)。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到鼻子下方和嘴唇上放的人中穴处。这样观呼吸的目的是训练我们的注意力。观察的区域越小,思维越发敏锐。这样练了大约35小时以后,我们进入真正的内观。

内观(vippasana):将注意力从鼻尖转移到头顶上方,然后开始一步步扫描全身各部分,观察身体表面的感觉(sensation)。任何感觉都可以:冷、热、痒、痛..哪怕是衣服的触感。遇到任何感觉都不要起心动念,静静观察。开始内观禅修后,每天3小时的集体打坐(由3个1小时组成)我们都被要求带着强大的意念完全不要动(with great determination),无论脚又多痛多麻。其理由就是改变我们一向的思维习惯:我们都是遇到不愉快(unpleasant)的感觉就抵触,遇到愉快的(pleasant)的感觉就贪求(crave)。那么在打坐时遇到痛了我们就训练自己只要静静观察。慢慢的,我们就不会继续创造新的业力(sankhara)。这里说明一下什么是业力。业力就是思维的造作,思维的习惯。我们平日的造作就是看到外界的相内心就起心动念:喜欢就取,不喜欢就排斥。这样的造作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痛苦。下面会更加详尽谈论这一点。

慈心观(metta):在每一次打坐完以后,当我们发现自己身心状态都非常舒服时,内心想着要把自己此刻内心放下一切的这种快乐分享给一切众生,希望大家都离苦得乐。这就是慈心观(metta)。metta大概持续5分钟左右。这个过程中,我们身上产生的磁场(vibration)会散发出去。Goenka老师说,只要我们坚持做完vipassana后练习metta,久而久之我们打坐的地方就会充满愉快的磁场。人一进去这个空间就会觉得特别安宁。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练习可以让我们放下自我(dissolve our ego),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大爱)。

3. 内观禅修的工作原理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介绍完了过程,也许你会疑惑,这样观察自己身体的感觉有个什么用??我这次也是在反复思考、观察自己的感受以及和老师讨论后完全搞清楚了内观禅修在修行过程中的作用,不得不赞叹这个法门的好。当然不是说其他法门就不好,但是这个法门在我尝试后发现确实非常适合我。

内观禅修有别于其他打坐方式的是它是“定慧双修”。观呼吸和观身体感觉本身就是修定,让心止于一处,不造作。而它修“慧”于两方面。

内观修慧方法1

第一方面,修于生活里的每一刻,让我们时刻察觉自己的起心动念因而减少造作。平日的我们作为凡夫依然执迷于外境没有开悟,因此我们一定会对相产生反应。当我们看到一个东西以及产生一个行为的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身体感受(sensation)“这一环:看到不喜欢的人或事物时内心的反感会让身体产生感觉,而看到喜欢的人物时身体同样会产生相应的感觉。我们执着的就是这种感觉,而非真实的外境。虽然表面上我们是在和外面的人物打交道,实际上我们是在和与这些人物接触后身心产生的感觉想法打交道。人是生活在念头里而非外境里的。内观禅修就是让我们察觉到自己身体的感觉,然后停止造作(sankhara),长此以往可以消除过去的造作/业力,从而净化自己的内心(purify one's mind)。举一个例子,平时只要有人和一个人针锋相对,他都会非常生气,因此也跟对方作对。如果没有修行的话,他就会产生如下的思维行为过程:眼前这个人在和我作对-这个行为或/和这个人不对-我不喜欢这个行为-我很生气-身体出现不舒服的感觉-开骂-更生气-身体感觉更不舒服-继续骂。当然,不一定最后的行为是“骂”,但一定是对立的行为。那么现在这个人修行了,内观禅修可以怎么帮助他呢?他的思维行为过程在经过训练后会变成这样:眼前这个人在和我作对-这个行为或/和这个人不对-我不喜欢这个行为-我很生气-开始观察自己的反应-发现呼吸急促,身体出现种种生气的反应-冷静观察这些反应-啊,我在生气了,不能继续起反应了(react)-开始冷静..于是没有出现对立的行为,或者即使出现了也能够意识到。于是新的造作减少,甚至停止。再举一个例子。一个人很喜欢暴饮暴食。以前吃饱以后看到食物的反应是:已经吃饱了-看到食物(接触)-啊,好美味(perception)-好想吃-身体出现反应-吃-身体出现愉悦反应-继续吃...直到吃撑。那么练习了内观的他会怎样?已经吃饱了-看到食物(接触)-啊,好美味-好想吃-身体出现感觉(sensation)-开始观察自己的身体的感觉,不给反应(not reacting)-不再吃,不暴饮暴食。再譬如,当我们看到美丽的事物时都会有反应,拿松松鼠做比喻好了:看到松鼠-好可爱-好喜欢-好想一直看-(突然松鼠跑了)-啊没了,有点失落,哪怕很短暂。内观禅修怎么帮助我们呢?看到松鼠-好可爱-好喜欢-身体产生感觉-开始观察,不给反应-于是贪求停止。欣赏就欣赏了,不去执着。

内观修慧方法2

上面说的是内观禅修在修行路上对我们点滴的帮助。而它另外一个更大的作用是帮我们体悟”无常“,做到“见相即离,当体即空”。通过练习内观而观到的“体无常”和“心无常”能够让我们对”空性“就不再只是理论上的理解(intellectual understanding),而是真实的认知,让我们活在佛法(dhamma, 自然之法)里面。

首先要说说”空性“是什么。空绝对不是没有。“空性”要从几个方面来谈:1)一切事物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变化(change),从未停止。我们以为自己明白这一点,其实不然。如果真的明白一切事物都在变化,我们就不会因为爱人的变心而感到崩溃”你说过一辈子爱我的,是骗我的吗?“ 他没有骗你,他也不知道他的念头是随时随地在变的。今天爱,不见得明天或者明年还爱。2)一切事物无自性(essenceless),不可独立存在. 就来分析这个”我“好了。我是谁?这个人类问了几千年的问题,释迦牟尼在2500年开悟后就回答了:”我“是空,没有这个我们执着的”我“。他不是说我是不存在的(nonexist). 而是说我们执着的“我”是一个概念。我的名字叫Leanne,但它只是一个代号。我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我的想法在过去20多年也不断变化。我所有的思想行为在开悟之前都是随着业力进行的(随业漂流),对自己根本没有任何把控,是自己业力的奴隶。我到底是谁?你可以说我就是我的身体和思想的组合,可是这个身体和思想的组合的根本性质是什么?找不到。尤其我在打坐第八天开始初次体会到体无常以后更对此有所体悟。而且,平时我们强调的“我”是比较“你,他”而产生的。如果这个世界上就只有你一个人,你还会成天“我,我,我”吗?很明显根本没有这个概念了啊。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到“我”的无自性性,是通过比较产生的。如果这个例子太抽象,那就举钻石的例子好了。普通人看到钻石时脑子里面的概念都是”哇,漂亮!值钱!“,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个钻石是什么。它就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分解到最小的粒子,发现它是波动。钻石有一个钻石的自性吗?它是元素的组合体。再者,钻石的美丽是我们根据现代社会的标准判断的。把它拿到婴儿眼里就是一块透明的东西。钻石的价值同样也是人类赋予的。在饥荒年代钻石就是一个废物,还没有几颗米珍贵。这个道理不用再讲,大家都明白。可是我们看到钻石时,却可以产生那么多的念头,甚至贪著(”好想要“)。我们执着的就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而已。想想真是蠢。刚才提到婴儿,其实要想了解事物的无自性就从婴儿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好了。婴儿在被我们灌输种种概念以前看到的这个世界就是世界的原本样子,花就是长着几个花瓣的东西,钻石就是一个透明的东西,车子就是有四个轮胎能跑的东西。没有那么多的美丑、价值高低,没有这么多的攀比和欲望。3)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这一点和上面说的“无自性性”是一体的,专门提出来时为了强调。一朵花能够变成一朵花需要有一颗健康的种子,合适的温度,阳光,营养和水的灌溉。缺一不可。同理我们作为人也是因缘和合而成,从肉体不存在在这个地球上到成为受精卵再到长大成人可是有很多因素影响。而且,就如上面所说,我们执着的“我”这个概念本身也是通过比较产生,这个比较也是“因缘和合”的一部分。(*注:这里对于空性的解释还很粗浅,不够完善。但是能够满足写作此部分的需要的,所以我就不继续延伸下去了。)

大概解释了“空性”的概念,现在来看内观禅修如何来帮助我们认识空性。如同上面所说,我在第8天的时候因为透视体内,初步对”体无常“有了一点感觉——身体的感觉(sensation)真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平时思维粗糙的我们对此没有察觉。我们对于”身体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只是概念上的理解。在深入练习了内观禅修后会到达把身体执着放下的境界,再进一步察觉到念头的无常,于是从而真正”体悟“一切无常。真的到了这一步以后,会出现这样的反应:看到一只松鼠-没有后续反映了。松鼠就是松鼠,当体即空。它身体不断变化,只是一个相,没有松鼠这个实体。看到松鼠后产生的所有念头情绪都是人自己内心的造作,始于一开始把松鼠这个概念当成了真实的存在。同理,看到有人和我们针锋相对后,修行到了一定境界的人根本不会有后续造作,接触到这个和我们对立的人后不会产生后续念头,此人和其言行当体即空。他的身体不断变化,思想不断变化,都没有自性(essenceless),他的行为都是受无明控制受业力牵引。等对方发完火,下一步该做什么做什么,不用跟着对方起心动念。

再来举一个例子来总结上面两点修慧的过程。很多人(自然包括我)都在乎别人的看法。简单来讲就是:1)i feel good when others think positive about me(当别人赞扬我时我就开心)2)i feel bad when others think negative about me(当别人批判贬低我时我就不开心)。那么vipassana meditator怎么去对待这件事情?首先,当下就意识到没有一个“我”,没有一个“别人”,当体即空。身体上(physically),“我”和“别人”都是粒子的集合体,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精神上(mentally),我和别人的思维也在变化,我们都是sankara(习气)的集合体。这些看法和评价本身就是无明(ignorance)和习气(sankhara)。当然,这需要开悟的人才能够即刻意识到,需要长时间的修行。作为凡夫,在瞬间思维过程中,我们已经因为别人的评价产生了情绪,进而身体有了感觉(sensation)。这时内观练习的效果就出来了:当我们感觉到身体的变化时,立刻去观察而非作出反应(react). 这样无论是喜悦或者是痛苦,我们都不会继续反应下去(craving or aversion)。于是不会制造新的习气(sankhara). 在此基础上,以往的业会慢慢浮出水面。但是我们都不给反应(react),慢慢业障就消除了。乍听之下难以理解,但是用戒烟来理解就明白了。抽烟几十年的人一开始戒烟是非常痛苦的。到时间了身体就会有感觉(sensation)。平时的话立刻就会抽烟(对身体感觉作出反应,react),于是创造了新的业(sankhara)因而加重习气。但是因为在戒烟,所以不能去满足这个贪著. 一天,二天、这个对身体感觉(sensation)的贪著就会减少。内心出现的对香烟的渴望(贪著)就是过去累积的习气。只要不继续满足它,它迟早会耗尽。最后业力就消除了:看到烟内心不会起冲动,不再想抽。


问:修行的人是不是就变得麻木,生活了无生趣?

有朋友问我:那是不是修行到了这一步的人就变得麻木不仁,生活失去了乐趣了?因为看到松鼠也没反应,有人发火也没反应,连身体痛都没有反应。讲真,从前我也很疑惑,理论上修行到这一步绝对不会是这个样子,但是按照分析过程来看确实人就没有反应了啊。但是我细细思考后发现我们都误解了。虽然我的修行远远没有到达这个境界,但是根据我有限的经验还是能够推导这个境界的修行者的体验。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我们把内心的痛苦烦恼消除后,快乐自然就来了。这个不是理论,我无数次体会过。曾经陷入烦恼时,一旦解决了烦恼就开心了。曾经研习佛经时也无数次体会过发自内心的喜悦。这两次禅修玩我内心的喜悦也是无法言说的,就连收到研究所的录取通知都没有这样开心。它有别于通过外界获得的快乐。准确来讲从外界获得的快乐是一种刺激,而非喜悦。那么既然我们把烦恼抛开内心就有了喜悦,为什么有修行的人会变得麻木呢?他们对外界没有了分别执着,内心随时充满法喜。他们看到松鼠是好的,看到老虎也是好的,看到蜘蛛依然是好的;有人夸赞他们时他们开心,有人发火时他们依然开心。别人夸赞他们时,他们开心是因为一来他们内心没有取舍,原本就喜悦,二来他们为不吝啬夸赞他人而开心。而当对方诋毁他们时,他们内心也不动,依然充满法喜,同时会升起慈悲:这个人现在正在被无明主导,甚是可怜,需要帮助。所以真正有修行的人对于外界没有取舍,看到任何事物都是好的,都是快乐的。他们不是麻木没有反应,而是不会像我们一样因为被懵逼了而被动地跟着外境打转,受到负面影响。虽然有修行的人面对外面的境界内心如如不动,但不意味着他们是非不分。他们生活在境界这个缘中,自然要跟着社会的标准走,但是他们内心不会有取舍。他们若是当了法官,一样要去判人有罪无罪,但是他们内心不会产生嗔恨,反倒会对有罪的人产生同情:他是被无明笼罩了,多么可怜,希望能够帮助他摆脱无明。

这样一想,开悟的人的生活多么自由快乐!他们不再是自己业力的奴隶,不再生活在烦恼的牢笼里面。他们完全成为了自己的主人!能够真正主宰自己的生命。这才是真正精彩的人生。不用羡慕,只要坚持修行,我们都可以这样。如Goenka老师说的,修行的这一生的事情,也许还是未来很多生的事情(many lives)。我很确定我还需要很多生哈哈。

问:如果对外界都没有反应,会不会变得不会处理事情了?

我自己在思考(闻思修的思)时很爱假设很多问题,然后自己来解答。这个就是我自己假设的问题之一。譬如拿害怕(fear)这个情绪来讲。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说,很多情绪对于人类的生存是有建设意义的,所以被遗传了下来。譬如我们看到老虎就会害怕,进而想要逃跑。但是开悟的人看到老虎以后不会害怕了,那是不是就说明他不会跑,而会被吃掉呢?哈~当然不是。开悟的人看到了老虎,不会起害怕的情绪,但是知道老虎吃人,所以跑掉了。害怕这个情绪是不一定需要的啊,只要人们能够从理智上判断一件事情的发展和后果就够了。就像我们走在路上看到一个大坑,会不带害怕情绪的绕过去,只要我们明白不绕过去的后果就是掉进去,我们自然就会知道怎么做了。干嘛去产生多余的情绪,干嘛去执着呢?说句题外话,有特别成就的修行人看到了老虎,甚至老虎都不会攻击他。印度有一位在野外修行的高僧就是和老虎同居一个洞穴。很多去那谝山林的人都被吃掉,但是他安然无恙。这个不是传说,听过太多这样的例子了,包括太虚法师也是如此。他当初在山上修行时入定了。有同修去看他,发现房间外有豺狼脚印,认为太虚大师肯定被吃掉了,结果进房间发现他已经入定了,豺狼没有动他一丝毫毛。为什么会这样?他们散发出来的磁场和气息是充满爱的,动物也有灵性,自然能够感受到。好了,话说回来,对外界不起反应是指不起负面反应,而不是一个人就变成死脑筋了。当一个人内心少了我执,看事情的角度不再只是从自我出发了,思路反而更加清晰,处理事情更加灵活,怎么可能变得不会处理事情呢?这是另一个大大的误解。




4. 内观禅修的注意事项

通过内观,我们开始净化自己的念头(purify one’s mind)。可是,由于人们习惯了对外境做出取舍,所以在禅修的过程中,人们一不小心就会再次进行取舍:观察到身上令人愉悦的感觉后就开始贪著(craving),观察到身上令人不适的感觉后就开始反感(aversion)。如果禅修者出现了这样的取舍,那么他不但没有净化自己的心灵,反而在加重自己的执着。这样就与禅修的初衷背道而驰了。所以,禅修进行得是否顺利的标准不在于一个人是否在禅修过程中获得了愉悦的感官体验(“啊~我感觉到了全身能量的流动!我能透视身体了!”),而是一个人在观察到身上的种种感觉后,内心是否能够保持平静(equanimity)。这是最重要的标志(indication)。通过保持平静,不取不舍,我们便开始改变以往取舍的习惯,开始净化自己的心灵。

简单来讲,在禅修过程中有两点因素很重要:觉察(awareness)和平静(equanimity). 首先我们能够觉察到身体的任何感觉(sensations),然后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保持平静。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同等重要。不能察觉身体的感觉的话,自然就不存在内观。而察觉以后无法保持平静,开始贪著或者排斥的话,也与内观初衷背道而驰。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ingtian1990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06) 发表:2018-07-14 19:25:37  9楼
请问如果不懂那些冥想用语的英语,会影响体验吗? 老师会指导姿势和动作吗?还是和一般的瑜伽课一样,主要通过语言指导让学员自己去想? 去之前要看什么指导资料或别的准备吗?
先放一些照片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ingtian1990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06) 发表:2018-07-14 19:38:28  10楼
请问如果不懂那些冥想用语的英语,会影响体验吗? 老师会指导姿势和动作吗?还是和一般的瑜伽课一样,主要通过语言指导让学员自己去想? 去之前要看什么指导资料或别的准备吗?
回答问题

如果不懂那些冥想用语的英语,会影响体验吗?

 四个教室,男汉语,男英语,女汉语,女英语。男女永远分开。 

想听汉语听汉语,想听英语听英语。教室挨着。  

 

老师会指导姿势和动作吗?还是和一般的瑜伽课一样,主要通过语言指导让学员自己去想?

教室里有放映机,放映老师的录像。教室前面坐个老师,一般都是洋人, 盘腿打坐,面向学员。有若干辅助老师,一般本地华人,在教室两侧。

有问题,举手,辅助老师会帮忙。 课后有答疑时间, 洋人老师会回答问题。老师会指导呼吸什么的。

姿势最好正宗佛教打坐。一般人盘腿做也可。有人身体不好,坐不下去,坐两个垫子也可。 有多余的垫子在教室后面,自己拿。

 

去之前要看什么指导资料或别的准备吗?

啥都不准备也行。 没啥高深理论。 释迦穆尼树下自悟, 这个课程也是引导学员自悟。

网上很多免费的书籍。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ingtian1990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06) 发表:2018-07-14 19:53:55  11楼
有练习冥想打坐的吗?看新闻说泰国那个困在洞穴里小教练以前做过8年和尚,他教小朋友打坐冥想,保存体力,保持心态平静,看照片那些小朋友也是很冷静,很神奇啊。 做了下点研究,好像还有不少好吃。 有人试过吗?自己看书看youtube练习可以吗?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8,奖励楼主4分以及6华新币,时间:2018-07-13 22:00:05。
Youtube 上有中文的讲解

 和我听到的完全一样,但不知道是否包含全部教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s3_8harA7w&index=1&list=PLrgYk4kU_JBhoERtFemLb7s_Z0QJ7arL-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ingtian1990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06) 发表:2018-07-14 20:04:02  12楼
有练习冥想打坐的吗?看新闻说泰国那个困在洞穴里小教练以前做过8年和尚,他教小朋友打坐冥想,保存体力,保持心态平静,看照片那些小朋友也是很冷静,很神奇啊。 做了下点研究,好像还有不少好吃。 有人试过吗?自己看书看youtube练习可以吗?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8,奖励楼主4分以及6华新币,时间:2018-07-13 22:00:05。
这个YouTube 的内容是每天晚上1个小时的开示, 不是白天的课程
开示总结一下白天的课程, 讲一下下一步课程的内容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ingtian1990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06) 发表:2018-07-14 20:16:06  13楼
有练习冥想打坐的吗?看新闻说泰国那个困在洞穴里小教练以前做过8年和尚,他教小朋友打坐冥想,保存体力,保持心态平静,看照片那些小朋友也是很冷静,很神奇啊。 做了下点研究,好像还有不少好吃。 有人试过吗?自己看书看youtube练习可以吗? --- 该帖荣获当日十大第8,奖励楼主4分以及6华新币,时间:2018-07-13 22:00:05。
女学员拍的照片 (April 5, 2014)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ingtian1990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06) 发表:2018-07-14 20:33:11  14楼
我12 - 15岁之间练习过冥想和安静每天大约2小时, 貌似效果还行。 后来越来越事情繁忙, 就少了。 偶尔, 在长途飞行时, 还可以迅速安静进入冥想。 感觉, 冥想安静,未必适合每一个人。 0714
苹果精神领袖乔布斯与冥想
作者:学霸猫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73441/answer/9125034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冥想是乔布斯不断训练自己大脑的方式,在这个问题下,我希望借由对乔布斯冥想习惯的探讨,也顺便介绍下真正影响乔布斯的思想根源和思维方式的来源。

灵感,并不是瞬间的aha moment,而是大量的,看似相互矛盾的人生经历,相互冲撞磨合而最终诞生的。当我们研究一个人的成功时,要超越表象“他做了什么”,超越单调地模仿其习惯。而是探寻背后,影响他的核心思想价值,理解他所处的时代,和不同的思想怎么样塑造了他。

 

乔布斯的一生,折射了美国两场最重要的社会运动。第一个运动,就是个人电脑的黄金时代,万亿美金级的市场,他和比尔盖茨等人,占尽先机。而决定了他在这场掘金游戏中独特地位的,则是第二个运动,New Age Movement,新时代运动,以瑜伽、冥想、和灵性觉醒为代表的心灵运动。而这场运动,在加州,旧金山,尤为激烈。人们想要回归自然,探寻自己内心的神性。

稍微研究乔布斯深一点的人都知道,乔布斯受到了禅宗和印度瑜伽两派思想的影响。日本的铃木俊隆,将禅宗带到美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力,其作品《禅者的初心》也是乔布斯生前喜爱的作品。而瑜伽思想中,乔布斯喜爱阅读的是《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而他一生真正的精神导师,则是国内人们还不熟知的——Ram Dass.

 

15年新出版的《Becoming Jobs》这本传记,开篇就是写乔布斯和Ram Dass在一场慈善聚会上的画面。Ram Dass的代表作品是《Be Here Now》,中文版《活在当下》。Ram Dass是哈佛超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个学派将科学心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结合起来,可以说,是他们一手推动了全世界范围内的灵性觉醒。这个学派中可能更为人熟知的是Andrew Weil (和Origins合作推出化妆品的Dr.Weil)。

当是时,Ram Dass 在旧金山,与乔布斯有过相当密切的交流与互动。世俗化后的,“减少烦恼,活在当下”等哲学,也深深影响了乔布斯。在禅宗方面,乔布斯受到铃木俊隆的影响,也多次到京都金阁寺拜访一位师傅(sorry,名字我忘了),探讨哲学与宗教的问题。你会看到,乔布斯的身上,有着相当执着的宗教徒的虔诚感。

 

受新世纪运动与禅宗的影响,乔布斯不断地练习冥想,将他的心和专注力不断洗涤,平静。从而训练自己的思考和洞察力,并日益敏锐。

当然,光是冥想可不够,仔细研究下乔布斯的生活,你就会意识到他为了保持高度清晰的头脑,做出了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的牺牲—— 乔布斯的饮食习惯极其怪异。他吃鱼和简单的集中菜。而且,他会连续几天支持胡萝卜,不吃其它任何东西。之后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不再进食。接下来又连续几天只吃苹果。然后又禁食几天。食物会拖慢人的大脑运转速度。

 

透过这些常人看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乔布斯保持了高度敏锐的头脑,有苹果的同事形容为“God Like Clarity” ,任何东西,他一看,就知道问题所在。那种一针见血的能力,来自于高度发达的智能。而这种智能,并不是分析性逻辑性的演算,而是极度清晰明澈的头脑中,大量信息瞬间聚合运算的结果——我们称之为“直觉”。

开始尝试练习冥想吧,如乔布斯所说“"If you just sit and observe, you will see how restless your mind is. If you try to calm it, it only makes it worse, but over time it does calm, and when it does, there's room to hear more subtle things--that's when your intuition starts to blossom and you start to see things more clearly and be in the present more. Your mind just slows down, and you see a tremendous expanse in the moment. You see so much more than you could see before."



致敬。

参考资料:

1、How Steve Jobs Trained His Own Brain
2、Here's How Zen Meditation Changed Steve Jobs' Life And Sparked A Design Revolution
3、mindfulrunning.org/how-
4、Steve Jobs: Zen meditation the path to success
5、14 Books That Inspired Steve Jobs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作者:mingtian1990 (等级:2 - 初出茅庐,发帖:506) 发表:2018-07-14 20:35:11  15楼
苹果精神领袖乔布斯与冥想作者:学霸猫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73441/answer/9125034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冥想是乔布斯不断训练自己大脑的方式,在这个问题下,我希望借由对乔布斯冥想习惯的探讨,也顺便介绍下真正影响乔布斯的思想根源和思维方式的来源。 灵感,并不是瞬间的aha moment,而是大量的,看似相互矛盾的人生经历,相互冲撞磨合而最终诞生的。当我们研究一个人的成功时,要超越表象“他做了什么”,超越单调地模仿其习惯。而是探寻背后,影响他的核心思想价值,理解他所处的时代,和不同的思想怎么样塑造了他。   乔布斯的一生,折射了美国两场最重要的社会运动。第一个运动,就是个人电脑的黄金时代,万亿美金级的市场,他和比尔盖茨等人,占尽先机。而决定了他在这场掘金游戏中独特地位的,则是第二个运动,New Age Movement,新时代运动,以瑜伽、冥想、和灵性觉醒为代表的心灵运动。而这场运动,在加州,旧金山,尤为激烈。人们想要回归自然,探寻自己内心的神性。 稍微研究乔布斯深一点的人都知道,乔布斯受到了禅宗和印度瑜伽两派思想的影响。日本的铃木俊隆,将禅宗带到美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 (more...)
补图

年轻时代乔布斯打坐冥想的历史照片

 

欢迎来到华新中文网,踊跃发帖是支持我们的最好方法!原文 / 传统版 / WAP版所有回复从这里展开收起列表
论坛导航 -> 华新鲜事 -> 心情闲聊 | 返回上一页 | 本主题共有 15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 回到顶部
<<始页  [1]  末页>>

请登录后回复:帐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