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pillarcate:不要偷换概念在其它地方,一斤苹果一块钱,明码标价,消费者不用关心实际过程中种子化肥农药物流成本各是多少。
在中国,你付了一块钱买...)是你偷换概念啊你的意思新加坡买房,不用关心公摊面积。那前段时间Pasir Ris One的房子走廊造得极窄被投诉,这时候你关心公摊么?
国内的房子,公摊面积是标明了的。公摊大的,走廊,楼梯间都宽敞。这都是成正比的。
这么说,新加坡的公摊更不透明啊[说什么好呢 (8-30 13:20,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1楼
(引用 hula:因为底层逻辑是一样的啊。。开发商拍地,是拍建筑面积(包括中国的公摊,和新加坡的不管叫什么反正都包括)。
开发商建楼,楼梯电梯电梯...)你看,所以底层概念没有,争论上层空间就很困难,这倒是个很好的题材,我争取写一篇完整阐述一下这个概念
基本上看不到有谁真实了解。
我试着简单要点能不能说明白,
最底层概念,是土地房屋一体,这个原本整个地球都一样
第二层概念我们买房的主体是买土地,第一层已经理解房屋是土地一部分。你其实看一下发展商原始成本,户型图里的建造成本连这套房成本的一半都不到。其余部分都是“公摊”。
但这里所说的“公摊”是“广泛公摊”范围要比国内的大得多,下面会说明。
第三层,全世界的商品房价格,都包括公摊。基于第二层理解
第四层A,新加坡公寓和世界大部分地方一样是包括“广泛公摊”。
第四层B,新加坡组屋没有公摊,要理解组屋不仅不包含公摊,甚至户型图里的那些都没有。因为土地是国家的,房子和土地一体回到第一层概念。 所以组屋实际价值就应该不到同等公寓一半。
第四层C,中国物权法实施之前,土地房屋也是一体。 但是宪法规定土地是国家,仅出让70年使用权。众所周知的原因,2007年颁布物权法,不撼动宪法的前提下,划分地面建筑和土地分权,这使得中国产权归属脱离地球。
》“公摊”的法理逻辑,物权法之前,原本地房一体,公民购买的房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使用权属于个人。 分权之后,土地归属国家,房产归属个人。
这时产生一个新的问题: 原本购买使用权的只是户型图内部分,相同于新加坡组屋,但是建筑其他部分这时已经属于个人不属于国家,那么就产生了“公摊”概念。
要说明一下,虽然公摊是香港发明的,不过在香港其实才是不合理。所以后来废除了。
这里只是要点说明,如果理解呃话,你会发现,中国的公摊,其实非常昂贵。等于组屋部分私有化(不包括土地,新加坡组屋私有化是包括土地的)卖上公寓的价格。[lioncity_sg (8-30 19:09,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2楼
(引用 pillarcate:不要偷换概念在其它地方,一斤苹果一块钱,明码标价,消费者不用关心实际过程中种子化肥农药物流成本各是多少。
在中国,你付了一块钱买...)。。你仔细看看我发的其他贴子吧,我真的懒得再说一遍了。新加坡也有公摊,其他任何国家都有公摊。。
你在新加坡直接买8两苹果,剩下的二两损耗商家给你加到八两苹果的总价去了,并不透明。。[hula (8-30 19:16,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3楼
(引用 萧武达:更正 单元总建筑面积 =!套内+公摊不是这个算法
了解一下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居住面积的定义?
还有所谓的套内面积, 那是销售的概念)套内面积就是中国官方说法啊,从房产证到销售合同都用的套内面积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这是国内算法。
套内面积=室内地毯面积+一些墙体全面积+一些墙体一半面积(具体算法新加坡和中国可能并不完全一样,但是肯定包含部分墙体面积)。
新加坡卖的也是套内面积,也包含墙体面积。。这个是确定的,本贴又很多专业人士,他们肯定可以告诉你墙体面积怎么算。。[hula (8-30 19:19,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4楼
(引用 hula:套内面积就是中国官方说法啊,从房产证到销售合同都用的套内面积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这是国内算法。
套内面积=室内地毯面积+一些墙�...)这是混淆概念了吧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和居住面积,是建筑学有自己定义的概念,和怎么销售没有关系
比如小坡,build in 和build up 的定义是固定的,但定价有时候是build in 有时候是build up, 小心分辨
[萧武达 (8-30 22:07,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5楼
(引用 lioncity_sg:你看,所以底层概念没有,争论上层空间就很困难,这倒是个很好的题材,我争取写一篇完整阐述一下这个概念 基本上看不到有谁真实了解。 ...)真心同意你的总结[牛啊牛 (8-31 8:43,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6楼
(引用 hula:套内面积就是中国官方说法啊,从房产证到销售合同都用的套内面积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这是国内算法。 套内面积=室内地毯面积+一些墙�...)我晕[牛啊牛 (8-31 8:45,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7楼
(引用 萧武达:容积率和公摊比,有木有意义?公寓里的facilities要不要算公摊呢?
还是再修个门槛,用的付钱,不用就不付?
还有一楼的公摊和高层的公摊...)有些面积是整栋楼集体分的。有些面积是每层楼分的。就像新加坡的室内健身房之类的,都算建筑面积,算在总成本里,实际上已经隐藏着平分到每户的单价去了。
公摊有标准。又不是开发商说这个是公摊就是公摊,那个不是公摊就不是公摊。
就比如国内的很多小区有会所,这个会所(游泳池什么的)如果不是全小区用,可以让第三方来营业,开放给小区外的人用,那就算商业地产,不算小区公摊(拍地的时候都会注明)。
物业占的办公场所一般情况下也不算公摊。
国内的公摊什么算什么不算政府有文件。
[hula (8-31 9:59,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8楼
(引用 乌贼的马甲:你这有分裂国家之嫌另外香港已经废除公摊了)香港并没有废除公摊。只不过算单价不准用公摊算而已。公摊面积是多少还是能知道(新加坡不知道,这个是废除不废除的区别,真正废除了,就像新加坡一样,你想知道自己占了多少公摊那都不可能知道)。[hula (8-31 10:01,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69楼
(引用 Babyshark:公摊有什么不好?公摊造的大大的然后分摊给到房价这还不算不好?而且公摊的面积根本讲不清,开发商会告诉你公摊有哪些面积分别多少吗?有...)公摊面积怎么讲不清楚。。政府有明明白白的文件。。开发商不会告诉你哪些面积占多少,但政府当然有测绘部门最后审计。。从套内面积到公摊面积都会审计。。中国买房其实还有一个多退少补的过程(新加坡没有)。就是说,付了钱之后,最后政府审计发现少了0.2平米(无论是公摊少还是什么少),开发商会把0.2平米的钱退给你。。新加坡并不会有这个步骤,我也不知道为啥。
还有别总是拿香港举例。
香港一直都有公摊,只不过以前用套内计单价,但是公摊多少都明明白白告诉你的。
只不过后来有个开发商突然开始用公摊计单价,显得自己房子便宜,当别人都不这么做,他当然就得利了。
后来所有开发商都跟进,就没有人得利了。比较效应就拉平了。
后来政府又规定必须用套内计单价,但是公摊仍然在,是多少平米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公摊最大的争议是不平均,有的小区大,有的小区小,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才被人骂(其实这些人,也就是大多数人,都和本论坛几个人一样,完全没思考过背后的逻辑)。
[hula (8-31 10:08,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0楼
(引用 萧武达: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地方2000尺和1000尺的share一样,权利一样,物业费也一样)新加坡同一个小区2000尺和1000尺物业费一样?。。在中国会被骂死。[hula (8-31 10:21,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1楼
(引用 @long_journey:作为做这一行的来讲一讲 楼主可以试想一下,当你买一套公寓自住你的95%以上的活动空间都是家里,而不是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的大小相对于�...)讲得很好 希望大家都能看懂[牛啊牛 (8-31 10:25,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2楼
(引用 Babyshark:公摊有什么不好?公摊造的大大的然后分摊给到房价这还不算不好?而且公摊的面积根本讲不清,开发商会告诉你公摊有哪些面积分别多少吗?有...)并且并不是你理解的那样,开发商会刻意造大公摊坑你钱首先,公摊都是建筑面积,属于政府容积率规划的一部分。
开发商把公摊造大,就是说套内面积就要减少,因为总面积不能超卖地规划面积。
开发商有什么原因要刻意把公摊造大?造大了他也不能多卖钱,怎么坑你?
根本坑不到你,因为总面积一样。并且大堂走廊装修很多时候还是大理石比室内都好,怎么坑你。
所以开发商根本没有动机去这么做。
其次,政府有公摊最大和最小比例限制。新加坡可能只规定了防火楼梯、走廊等基本最小公共面积。中国公摊有最小和最大两个限制。
以下来自百度。
1、7层以下住宅公摊面积比例为7-12%:7层以下住宅公摊面积比例为7-12%左右,当住宅楼层在7层以下时,不计算高层公摊面积,根据住宅类型确定,如果住宅类型为公寓,则公摊面积比例为10-15%左右。
2、7-11层住宅公摊面积比例为10-16%:当住宅楼层在7-11层时,高层公摊面积比例为10-16%左右,没有电梯房的公摊面积比例计算方法为总房价元*以2.2/m的系数,有电梯房的公摊面积比例计算方法为(总房价元*以2.2/m)+(总房价元*以2.2/m)*16%。
3、12-33层住宅公摊面积比例为14-24%:当住宅楼层在12-33层时,高层公摊面积比例为14-24%左右,没有电梯房的公摊面积比例计算方法为总房价元*以2.8/m的系数,有电梯房的公摊面积比例计算方法为(总房价元*以2.8/m)+(总房价元*以2.8/m)*14%。
4、别墅类公摊面积比例为1-8%:当住宅类型为别墅时,高层公摊面积比例为1-8%左右,如果房子是带警卫室的情况下,还要再上浮至3-5%左右。
[hula (8-31 10:26,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3楼
所以,楼主启动这场争辩的目的是?知识分享?脑力震荡?洗白?[青锋明 (8-31 10:26,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4楼
(引用 hula:新加坡同一个小区2000尺和1000尺物业费一样?。。在中国会被骂死。)事实就是这样 2000尺和1000尺的share一样物业费一样, enbloc分的钱也一样
很多这样的项目[萧武达 (8-31 21:24, 1 year ago)]
[ 传统版 |
sForum ][登录后回复]75楼